早上起来,习惯先喝口水。幸好昨晚提前倒好了水,保温杯里的水喝着刚刚好。
我不是个爱喝水的人,一杯水倒上很久都没喝,有时一忙起来就忘了,等想起来喝的时候水都凉了。要想喝上热水,得有一个保温杯。
现在用着的是一个乳白色的保温杯,曾经白净的杯身如今已经有部分掉漆,露出里面的不锈钢。这只掉漆的保温杯让我想起我用的第一个保温杯。
为了考研那年深秋辞职离开家乡来到另一个城市,在大学城附近的城中村租了一间房子。住的地方虽然不远,但因为没有自行车,来来回回都要步行,每天去附近大学学习单程也要走上二十来分钟,一天要走两个来回,也是不短的一段路程。
刚到一个新城市,开启一段新生活,即便这样走来走去很辛苦也丝毫不觉得,像个小火车一样兴致勃勃地跑来跑去。在这个城市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屋,尽管只是暂住也要好好打扮一下,最起码要准备必备的生活用品。
一天下午结束学习后,我去大学附近的“祥隆泰”超市买一些生活用品。乍一下从安静的校园走出,熙熙攘攘的超市让我感到久违的人间烟火气,明亮的灯光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沉寂的心泛起涟漪。
虽然选择了修行一样清冷的学习生活,还是对俗世烟火有着一丝眷恋,哪怕只是来超市逛一逛,也能感受到一点温暖气息。
当时已经接近立冬,天气一天冷似一天,寒冷会让人格外眷恋温暖:温暖的灯光,温暖的食物,温暖的感情。
在未来尚且不确定的时候,不敢期望一份温暖的感情,不过有温暖的食物也可以暂时安慰一下自己,那一刻我决定买一只保温杯。
在超市里逛了很久,终于看中一只墨蓝色的保温杯,保温杯被锁在玻璃柜里,在灯光映照下闪烁着坚硬的光泽,显示出良好的品质。
我让售货员把锁打开,拿起杯子握在手里。杯子不算大,细瘦的腰肢盈盈一握,正好够一只手伸开握住的粗细,杯子不重也不轻,如果出门携带会很方便。
当时就在心里中意了这只保温杯,只是听到售货员说出价钱的时候有些犹豫。不到一百元的价钱,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不算太贵,但对于那时已经有些捉襟见肘的我来说,这只保温杯的价钱相当于我好几天的伙食费。
尽管工作后有了一点积蓄,但是一辞职就没了固定收入,我又不想增加家里负担,没向家里要钱。刚到一个新地方又是租房又是吃饭,不知不觉花费了很多。
想到这些我开始犹豫:要不要买这只保温杯?其实不买我也可以喝到水,只是要提醒自己才不至于把水晾凉。现在需要钱的地方很多,有没有必要买一只不是必须买的保温杯?
犹豫片刻后我狠了狠心:买!虽然有点奢侈也值得,生活总要有一点多出需要的追求才更值得。
就像我考研,不也是为了追求奢侈的梦想吗?大奢侈都不在乎,何必在乎这点小奢侈?
于是我付了钱开开心心把这只杯子带走了。
越是在乎的东西越会善加对待,这只保温杯陪伴我整个考研期间,有了它我终于可以随时喝上热水,因为携带方便,出远门我都把杯子放在包里,这样无论到哪里我都可以喝上热水。
读研时,我又把这只保温杯带到了扬州,扬州寒冷的冬夜,因为有了这只保温杯我的胃时常被温暖包围着,并不觉得冷得多难以忍受。
那时候的杯子因为用得时间久,又被我装在包里带来带去,上面的喷漆已经开始变花,但我始终在用没换过。
直到有一天在隔壁学姐宿舍聊天时,学姐的同学提醒我:你的杯子都花了。我才“哦”了一下意识到,低头认真看了下杯子:曾经光洁的杯身不复洁净,这一道儿,那一条儿,好像一个把妆糊了的姑娘。
虽然外表不如以前了,但杯子的保温效果依然很好,我还是舍不得换,即便那时候很容易就买一个新杯子。东西用久了都是有感情的,哪怕只是一只杯子。
这只杯子又跟着我过了好几年,陪我去过很多地方,陪我毕业回到家乡找工作,不管多么冷的天气,不管多么艰难的时刻,都用温暖来抚慰我的心。
结婚时,我把杯子留在了父母家里,好像把我自己留下来一样,那样即使我人不在家里也好像没有离开一样。每次回家看父母,只有拿起那只杯子喝口水,心里才觉得安定,感觉真的回家了。
那只杯子成为我与家的情感纽带,我离开,杯子替我陪着父母,我回来,杯子迎接我回家。久而久之,只要看到那只杯子摆在固定的位置,我的心就保持安定了。
随着母亲去世,家里的一切都乱了,我的那只杯子也在忙乱中不知放到哪儿去了。再回到家,看不到那只熟悉的杯子,喝不到那只杯子里的热水,我才知道:我已经是这个家的客人了。
岁月如水,如果能把岁月装进杯子里,是否还可以保留当时的温度?
2023-4-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