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中秋佳节,一早收到求助,也收到很多祝福。人在外地,感冒未愈,带着疲倦在路上,边思考边归家。
对于节庆,一般比较安静,对于祝福,一向不走形式,所以逢年和大节,很少逐一给大家发送信息,今天也是这般,于我而言,若是祝福,一定不会复制粘贴,因为在我看来那只是一种应付,不是带着真情厚意的祝福倒不如不必;而如若真心关爱的人,又何必凑这一时热闹——当然,这是我的个性使然,生活还须各种形式的呈现,不然何来热闹的氛围?大家继续自己的热闹,我继续我的低调,都是真性情、各自的真心意。
下午回到电脑前,手机已经是一列祝福信息,简单致谢和祝福,在星工场给学生寄语:“心若安定喜乐,常常在节中,愿大家保持柔和心境,让家人、亲朋因你而佳节添香,祝大家中秋节快乐,时时安定喜乐。所谓成长、修行,第一步要做到的便是从身边、手边做起,益及家人、亲朋,纵使不能一时使他们倍加幸福,至少首先不要成为麻烦制造者,能在这基础上,能让他人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到温暖、温馨,便是施福于人。”
会有这样的说辞,是因女子本多心,情思细腻,容易因为太重视节日,心怀太多期待盼望,若是不成则心生情绪伤氛围,反而本末倒置。比如情人节、比如生日等等,很多女子会盼望丈夫爱的示意,如若不得果便上岗上线,结果反而闹得很不愉快,其实爱又岂是只是一时的示意?如若两个人感情甚好,天天都是情人节,若是两个人一直相处相伤,节日的表示也证明不了爱。爱的仪式感是需要的,却不要变成执念,否则便无益处。
一个人的心若是安顿,日子天天都在安然中,所谓节日,不过也就十几个小时的时光,氛围要努力营造,若是喜乐,好好喜乐,纵使平淡,也无须伤感,节或不节,你过或不过,都终将过去,明日又是新时光。
晚上在酒店自助晚餐,隔壁位置是很温馨的一家人,长辈中的男士需坐轮椅,酒店餐厅有个台阶处,带着他先到的一老(其妻)一中年女子(其女或媳妇)抬轮椅下台阶甚是吃力,酒店的两位女经理赶紧帮忙抬,弄好了一再叮嘱:“走的时候告知我们一声,我们再帮你们抬。”细致贴心的服务,让人觉得甚是温暖,连带着觉得食物也是好味很多。吃东西期间仍会不时观察隔壁一家,行走不便的老人家被照顾的很好,是那种带着尊重的细致照顾,后来的一对中年夫妻,女的一到就躲到老人家背后,给他捏捏背,欢喜又细声地和他开玩笑。他们中唯一的小男生(5、6岁左右),都是自己吃什么自己去拿,过程中曾拿着一杯饮品走得比较小心,靠近桌子时满桌的亲人看着,只会教他把手放低一点,慢慢走就好,没有人冲过去帮他的忙……
看着这样的一家,我嘴角上扬。所谓团圆,是一家人在一起,而团圆的真正意义,应该是有爱的相聚,亲人之间真挚相待,相互护持,那样才是圆满。
没有成长的人,等待着世界和别人给自己爱和惊喜,是索取者;成长中和成长得较好的人,是给世界和别人温暖温馨,是给予者。但愿大家,有爱添香,佳节&人生皆圆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