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古镇,书香木渎
一一江南印象之二
鲁荒/文图
年轻时从传说里知道,太湖边有个千年古镇木渎,与美女西施有关。有野史说,先有木渎镇,后有苏州城。
选了个初春的晴好天气,坐上公交奔了木渎、灵岩山,一了心愿。
从灵岩山下来已是中午,进入古镇景区,在街边吃了碗混沌,便移动双腿和双眼。

古镇已有2500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施用美人计,献西施给吴王,得吴王专宠,遂大兴土木,在灵岩山上建馆娃宫,山下建姑苏台。源源的木材堵塞了河道,所谓“木塞于渎”,木渎由此而来。如今已是江南著名旅游胜地。据说当年乾隆爷六次游幸木渎,留下许多御笔圣迹及传说。
一条香溪,跨河而桥,沿河而街,沿街古建民居,白墙黛瓦。散布着羡园、虹饮山房、古松园、榜眼府第等宅院园林,西施桥、廊桥、御碑亭等景点。传统园林的古雅环境,书香欸乃的士第氛围,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

初春午后的阳光,斜照在街巷、民居及树木上,散发出暖暖的古意与沧桑,也似乎沉湎着久远的爱恨情仇。意识里忽然飘过一部影片的名字:阴谋与爱情。都是因为那个古老的传说吗?两千多年前,吴王夫差从越王勾践手中接过的,不仅仅是绝色美人,还有一个惊天大阴谋。历史似乎要留下一个佐证,于是,紧跟在美人儿身后,一个叫木渎的居落弃舟登岸,落地生根。

依傍着香溪,山塘街如西子袅娜的腰肢。跨水而立的几座古石桥,勾连着现实与历史,西施桥成为亮眼的章节,被游人恣肆地翻阅把玩,每每遗落艳羡暧昧的慨叹与迷思。
历史上,古镇名人辈出,雅士如云,书香浸润,名声远播。顺着河街,踏进了几个收费的古宅门第。
严家花园,原为苏州大诗人“古诗源”编者沈德潜寓所,后几经转户,为台湾前领导人严家淦祖父购得。其厅堂廊榭、山水桥石,尽得园林之妙。正厅一侧一顶漆红的花轿,夺人眼球。想那岁月深处,这顶花轿迎娶过几个如花美人,成为大宅门的新娘?东厢花园里,几只麻雀在一块巨大石窝里抖翅洗澡,交啄狎昵;旁边的鱼池里,锦鳞嬉戏,岸边腊梅初放,春讯袅袅。

虹饮山房则是又一番气象,格局开阔舒展,既有江南私家园林的灵秀巧致,又有北方皇家园林的雄浑大气,可谓园林典范。当年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都会来此游玩,游乐、品茗、看戏、宴饮,山房门前的御碑亭、御码头,山房内的御笔楹联、题匾,见证了圣驾临幸的盛况。山房内部古雅气派,陈设着紫檀的御座,外有古戏台,两厢布设着圣旨珍藏馆、科举制度馆、御膳坊、刘墉驿馆等,陈列着大量圣旨真迹、科举试卷及作弊工具。更有秀野园、小隐园、荷花池等游冶园林,妙趣自不待说。感叹古人真会享受,乾隆爷也不放过每一处温梦之乡。



古松园有些冷寂,转了一圈找到了那棵据说五百多年的罗汉松,有些失望,并没有预想中的虬曲高古,威猛雄奇。出园的时候偶然回头,却见空中一鸟巢,被高树托起,不觉一阵欣喜!古松园应该留下了太多往事。老宅的旧主人,而今安在哉?那树上曾经的鸟儿,是否已然随着旧主离去,或依然守望着旧家园?春天了,离去的鸟儿是否已在回归的途中?空空的鸟巢,还能否蕴育出新的希望,飞出雏鸟的鸣叫声?
斜阳拉长了游人的影子。古巷也陷入了更深的阴影里,似乎又苍老了几许,神秘了几许。转过街角,夕阳撒在廊桥上,古寂酡红,如微醉的老者,淡然默视着这烟云与沧桑。
那一刻,心中竟涌出一缕莫名的感动。

(本文图均为作者原创,不得盗用。转载需注明并通知作者)
如果您喜欢上面图文,请轻点金指,给作者以鼓励。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