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教育哲学●艺术
中国哲学史笔记(六)

中国哲学史笔记(六)

作者: 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 | 来源:发表于2018-03-27 22:18 被阅读19次

第二十二讲:周敦颐与二程

*          儒学的复兴

*          太极

*          诚

*          天理

*          人性

一. 儒学的复兴

*          宋初“三先生”

*          儒学复兴

1. 宋初”三先生”

*          胡瑗

*          孙复

*          石介

2. 儒学复兴

*          崇道抑文

*          尊经

*          排佛

二. 太极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太极图说》)

三. 诚

*          在人性和道德问题上,周敦颐发挥了《中庸》的观点,认为人有一种超然的本性,叫做”诚”。这”诚”是从阳气得来的,是绝对至善的,是一切道德的根源。他在《通书》中说:”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诚上》)

*          提出了”主静”学说,作为修养方法。周敦颐自己解释”主静”说:”无欲故静。”所谓”静”就是安定、安宁。所谓”无欲”,就是没有私欲的干扰。他认为,人能”无欲”,仁义道德的”本性”也就充分发挥出来了,这就是他所说的”诚”的境界。

*          程颢,字伯淳,生于公元1032年(宋仁宗明道元年),死于公元1085年(宋神宗元丰八年),河南伊川人。他作过几任地方官吏,后到中央政府供职,任监察御史里行,曾经表示赞成王安石变法,但不久即提出反对意见,成为反对新法的主要人物之一。后人称为程明道。

*          程颐,字正叔,生于公元1033年(宋仁宗明道二年),死于公元1107年(宋徽宗大观元年),程颢之弟。他曾任国子监教授和崇政殿说书等职,在政治上也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后人称为程伊川。

四. 天理

*          天理

*          形而上与形而下

*          理与心

1. 天理

*          二程认为世界的根源是”理”,也叫做”道”,也叫做”天理”。 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遗书》十一)。所谓”天”,指最高实体,认为”天即是理”,就是认为”理”是最高实体。他又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外书》卷十二)

*          “理”指伦理纲常。程颢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遗书》五)”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同上)。

*          程颐认为,”理”是万事万物所根据的法则,是物质世界的”所以然”。程颐肯定万物都有理,他说:”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遗书》十八)

2. 形而上与形而下

*          二程强调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形而下的即是物质世界,他们认为这不是根本的;形而上的是”道”和”理”,他们认为这才是最根本的。程颢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若如或者以清虚一大为天道,则乃以器言,而非道也。”(《遗书》十一)

*          二程认为形而上是形而下的根本,也就是认为理是气的根本。程颐说:”有理则有气”,又说:”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二程粹言》卷一) 

3. 理与心

*          “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遗书》十八)

*          “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同上)

五. 人性

*          天命之谓性

*          生之谓性

*          敬

1. 天命之谓性

*          程颐提出”性即理也”的命题(《遗书》二十二上),认为”天命之谓性”的性就是”理”,也就是”五常”。他说:”自性而行皆善也,圣人因其善也,则为仁义礼智信以名之。”(《遗书》二十五)所谓性的内容就是”仁、义、礼、智、信”。

2. 生之谓性

*          人性既然包含”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内容,何以人又有很多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呢?程颐认为,这是气的影响,气有清浊之分,于是人的思想感情就有善有恶。程颢说:”有自幼而善,自幼而恶,是气禀有然也。”(《遗书》一)程颐说:”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遗书》十八)这就是说,人们”恶”的行为是从先天禀受的气质中带来的。

3. 敬

*          “人心不能不交感万物,亦难为使之不思虑。若欲免此,唯是心有主。如何为主?敬而已矣。”(《遗书》十五)

*          “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同上)

六. 思考

*          论述周敦颐的太极观?

*          “诚”在周敦颐哲学中占有什么地位?

*          谈谈二程的人性学说。

第二十三讲:张载

*          张载,字子厚,生于公元1020年(宋真宗天禧四年),死于公元1077年(宋神宗熙宁十年),陕西眉县人。

*          官至”同知太常礼院”,在眉县横渠镇讲学,后人称为张横渠。张载和他的弟子多是关中人,当时张载一派的学说被人称为”关学”。

*          气论

*          一物两体

*          心统性情

*          人性

一. 气论

*          太虚即气

*          气化

*          鬼神

1. 太虚即气

*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乾称》)

*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太和》)

*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同上)

*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同上)

2.气化

*          张载认为,气是经常运动永恒变化的。他说:”气块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 (《太和》)。

*          张载认为”太和”的气中就含有运动变化的本性。他说:”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沈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縕胜负屈伸之始。”(《太和》)

3. 鬼神

*          “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太和》)

*          “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至之谓神,以其伸也;反之为鬼,以其归也。”(《动物》)

*          “天道不穷,寒暑也;众动不穷,屈伸也。鬼神之实,不越二端而已矣。”(《太和》)

二. 一物两体

*          一与两

*          变与化

1.一与两

*          “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自注:两在故不测),两故化(自注: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参两》)

*          “万物虽多,其实一;物无阴阳者,以是知天地变化,二端(阴阳)而已。”(《太和》)

*          “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太和》)

2.变与化

*          张载还提出变化的两种形式的学说。他认为,变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显著的变化,一种是逐渐的变化,他把前者专称为变,后者专称为化。他说:”变言其著,化言其渐。”(《易说》)

*          这两种变化形式又是相互转移的。他说:”变则化,由粗入精也;化而裁之谓之变,以著显微也。”(《正蒙·神化》)

三. 心统性情

*          “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大心》)

*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同上)

*          “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太和》)

*          “心统性情者也”((《性理拾遗》)

四. 人性

*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          变化气质

*          民胞物与

1.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          张载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太虚”本性,另一方面,人生成以后,由于禀受的阴阳二气的不同,身体条件彼此不同,每个人又有其特殊形体和特殊的本性。前者叫做”天地之性”,后者叫做”气质之性”。他认为,有了形体以后,才有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是恶的来源,”天地之性”是善的来源。人们只要善于反省,就可以认识到”天地之性”了。他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诚明》)

2.变化气质

*          张载认为,人人都有”天地之性”,就像冰有水性一样。他说:”天性在人,正犹水性之在冰,凝释虽异,为物一也。”(《诚明》)”天地之性”是”太虚之气”的本性,它清彻纯一,所以是无不善的。他说:”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同上)

*          他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来源于生而具有的”天地之性”,这实际上仍是一种天赋道德论。他认为,人的各种欲望和一切不善都来自”气质之性”,人的气质是杂而不纯的,有好有坏。于是,他提出了”变化气质”的学说,气质不好的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他说:”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经学理窟》)

3.民胞物与

*          “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诚明》)

*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乾称》)

五. 思考

*            谈谈张载“太虚即气”的思想。

*            论述张载的“一物两体”思想。

*            张载的人性论有什么特色。

第二十四讲:朱熹

*          理学

*          理与气

*          太极与理一分殊

*          心、性与情

*          格物致知

*          理欲之辨

一. 理学

*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生于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死于公元1200年(宋宁宗庆元六年),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

二. 理与气

*          理气先后

*          理气动静

1. 理气先后

*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答黄道夫》)

*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语类》卷一)

*          “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同上)

*          “理气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语类》卷一)

2. 理气动静

*          “阳动阴静,非太极动静,只是理有动静,理不可见,因阴阳而后知,理搭在阴阳上,如人跨马相似。”(《语类》卷九十四)

*          “太极理也,动静气也。气行则理亦行,二者常相依而未尝相离也。”(同上)

三. 太极与理一分殊

*          太极

*          理一分殊

1. 太极

*          “太极之义,正谓理之极至耳”(《答程可久》)

*          “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语类》卷九十四)

*          “太极只是个极好至善底道理,……是天地人物万善至好的表德。”(《语类》卷九十四)

2. 理一分殊

*          “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语类》卷一)

*          “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语类》卷九十四)

*          “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绝不同也。气之异者,粹驳之不齐;理之异者,偏全之或异。”(《文集·答黄伯商》)

四. 心、性与情

*          心与性

*          未发已发

*          心统性情

1. 心与性

*          朱熹以为理在气之先,心却是有形体以后才有的。他又说:”心者气之精爽。”(《语类》卷五)”是先有知觉之理,理未知觉,气聚成形,理与气合,便能知觉”(同上)。

*          心虽然是”理与气合”而后有,但也可以说心包含了理与气。他说:”心之理是太极,心之动静是阴阳”(《语类》卷五),又说:”所觉者心之理也,能觉者气之灵也。”(同上)

2. 未发已发

*          “性情一物,其所以分,只为未发已发之不同耳。若不以未发已发分之,则何者为性,何者为情耶?”(《答何叔京》)

*          “情之未发者性也,是乃所谓中也,天下之大本也。性之已发者情也,其皆中节则所谓和也,天下之达道也。”(《太极说》)

3. 心统性情

*          “心主于身,其所以为体者,性也;所以为用者,情也,是以贯乎动静而无不在焉。”(《答何叔京》)

*          “性是体,情是用,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统之。统如统兵之统,言有以主之也。”(《语类》卷九十八)

五. 格物致知

*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补大学格物传》)

六. 理欲之辨

*          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

*          人心与道心

1. 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

*          朱熹认为人性有二:一是”天命之性”,也叫做”天地之性”,也就是先验的理性,是从作为世界本源的”理”得来的。一是”气质之性”,决定生来固有的感情、欲望等,是从构成身体的”气”得来的。他认为”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语类》卷四),”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答黄道夫》)。人是理与气结合而生成的,其所禀受的理,表现为天命之性(后来的程朱学派也称之为”义理之性”);其所禀受的气,构成为身体,而气与理结合在一起,就表现出气质之性。他说:”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答郑子上》)

2. 人心与道心

*          朱熹把心分为 “道心”和”人心”。本体的心,是天理的体现,叫做”道心”;感性情欲则为”人心”;受到物欲引诱或牵累,发而为不善的心,是”人欲”。

*          朱熹认为,”人心”、”道心”也不是两个不同的”心”,它是同一个精神主体,只是从追求和满足于耳目的欲望上来讲,就叫做”人心”,从追求和实行天理上来讲,就叫做”道心”。所以他说:”只是这一个心,知觉从耳目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知觉从义理上去,便是道心。”(《语类》卷七十八)

*          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绝对对立而不可并存的,必须”革尽人欲”才能”复尽天理”。他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语类》卷十三)因此,”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同上)。

七. 思考

*          论述朱熹的理气观。

*          评论朱熹的”理一分殊”思想。

*          谈谈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

*          为什么说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第二十五讲:陆九渊

*          心学

*          心即理

*          格物

*          朱陆之辨

一. 心学

*          陆九渊,字子静,生于公元1139年(宋高宗绍兴九年),死于公元1193年(宋光宗绍熙三年12月),江西抚州金溪人。他做过几任中下级官吏,晚年知荆门军。他讲学于江西的象山,后人又称他为陆象山。到明代,王守仁发挥他的学说,他们的学派后来称为”陆王心学”。陆九渊的著作有《语录》、《文集》,后人总编为《陆象山集》。 

二. 心即理

*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杂说》)

*          “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同上)

*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与李宰书》)

*          “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与曾宅之书》)

*          “塞天地一理耳。学者之所以学,欲明此理耳。此理之大,岂有限量?”(《与赵咏道书》)

*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语录》

三. 格物

*          陆九渊认为,世界的本源便是吾心,从这个基本前提出发,他提出了一套所谓”简易”的修养方法。他说:”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所贵乎学者,为欲穷此理,尽此心也。”(《与李宰书》)

*          他认为,心中本有真理,真理本在心中,因此只要反省内求,就可以得到真理。他还认为:”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为学只是理会此。” (同上)

*          先生云:”……致知在格物,格物是下手处。”伯敏云:”如何样格物?”先生云:”研究物理。”伯敏云:”天下万物不胜其繁,如何尽研究得?”先生云:”万物皆备于我,只要明理。”(《语录》)

  在朱熹那里,所强调的是”格物穷理”,人们的认识必须经过”格物”,才能达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的境界;而陆九渊则直接认为”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外吾心,格物只须反省内求就可以了。

四. 朱陆之辨

*          性即理与心即理

*          无极与太极

*          为学之方

1.性即理与心即理

*          朱熹理学的中心命题是”性即理”,陆九渊心学的中心命题是”心即理”。朱熹肯定事物不是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而”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他断言”理”是第一性的,而心却是后有的。陆九渊则认为,事物的理本在人心之中,”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因此心是第一性的,”理”是离不开心的。

2. 无极与太极

*          陆九渊认为《太极图说》不是周敦颐写的,他认为不应该”以无极字加于太极之上”。他说:”《易大传》曰:易有太极。圣人言有,今乃言无,何也?” (《与朱元晦》)

*          朱熹强调所谓”无极而太极”就是表示”无形而有理”。他说:”周子所以谓之无极,正以其无方所无形状,以为在无物之前而未尝不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以为通贯全体无乎不在,则又初无声臭影响之可言也。”(《答陆子静》)

*          陆九渊不赞成朱熹所讲形上、形下的区别。他说:”《大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已是形而上者,况太极乎?”(《与朱元晦》)

*          朱熹指责陆九渊不懂”道器”的区别,”直以阴阳为形而上者,则又昧于道器之分矣”(《答陆子静》)

3. 为学之方

*          陆九渊:先立其大

*          朱熹:格物穷理

五. 思考

*          论述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

*          谈谈陆九渊与朱熹思想的不同。

第二十六讲:王守仁

*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生于公元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死于公元1528年(明世宗嘉靖七年),浙江余姚人。他早年曾任兵部主事,反对过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公路站长)。后来累升为右副都御史。皇室贵族宁王朱宸濠起兵企图篡夺帝位,王守仁对之进行讨伐,在短期内就生擒了宸濠,为明代封建朝廷平定了内乱,升南京兵部尚书,受封为新建伯。

*          理学的反动

*          心外无理

*          心外无物

*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一. 理学的反动

*          王守仁早年曾经信仰程朱,想依照朱熹的学说去实行。他同一个朋友商量,”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怎样格物呢?”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他那个朋友”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想了三天,没有得到竹子之理,反而病了。王守仁自己也是”早夜不得其理”,到七天,也病了。于是在一起叹气,说”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后来,他在龙场,反复思考如何有效地进行道德的修养,自以为达到了”彻悟”,断言:”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以上见《传习录下》)

二. 心外无理

*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犹析心与理而为二也。” (《答顾东桥书》)

*          “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耶”?(同上)

*          “忠与孝之理,在君亲身上,在自己的心上?若在自己心上,亦只是穷此心之理矣。”(《传习录上》)

三. 心外无物

*          “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传习录下》)

*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传习录上》)

*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下)

四.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          致良知

1.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          “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答顾东桥书》)

2.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上)

3. 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上》)

*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却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下》)

4. 致良知

*          “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答顾东桥书》)

五. 思考

*          谈谈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思想?

*          论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          谈谈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哲学史笔记(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sz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