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的形成是复杂、漫长的。 这本《文化苦旅》可以让你更好的理解我们的文化。它比学术著作好读。
余秋雨的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格局大,有深度。是一道文化大餐。
我写其中的几篇,来说明一下它的大和深。
〈牌坊〉,女人解放史上的一块墓碑。
余秋雨的家乡在浙江。他写了他家乡的牌坊,有牌坊就离不开石匠,由石匠的疑惑写到了学校,由学校里来的老师写到了尼姑,尼姑又和牌坊有着神秘的联系。
可以说,余秋雨把 “牌坊” 写的很有深度。读完之后,对于牌坊的历史,文化的发展,都有了更深的了解。
文中有这样的叙述:
为什么家乡那么多立了贞节牌坊的自杀女子,墓中是空的?
那些尼姑实在太好看了,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走了一个又来一个,来了一个又走一个,村民都轮着看。
我渐渐明白了,女教师们为什么那么迫切地想要招收女学生,连翻山越岭也不在乎?
我已经断定,在大地还在沉睡时悄悄出现的熹微晨光,与《中国历代失踪女子名录》有关。但是这部名录,是山川之玄,岁月之秘。
〈牌坊〉一文中有人物,有时间,时间跨度大,有地点,有事件,事件有起因,有结果,这就是它的格局之大。大的有些像小说了。但这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小说。
〈宁古塔〉,这一篇是东北文化的历史成因。
清代的“宁古塔”,就是现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是清代流放犯人的地方。由此作者写了流放的原因,被流放人群的文化,有历史,有考证,写的非常详细。
文中有这样的话:
就以当时流放东北的江南人和中原人来说,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流放的规模。有时不仅全家流放,而且祸及九族,所有远远近近的亲戚,甚至包括邻里,全都成了流放者,往往是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
由宁古塔又联想到东北其他几个著名的流放地,例如,今天的沈阳(当时称盛京)、辽宁开原市(当时的尚阳堡)、齐齐哈尔(当时称卜魁)等处。
这样的说法,是有历史资料记载的。被流放的高官家族,都是有文化的,文人中的高贵,在那蛮荒之地渐渐的生根发芽了。逐步壮大起来,繁荣起来。被流放的人,有不少的冤假错案,当时的惩罚制度实在是太狠。
我和东北人是有过交往的,他们的直爽,大度,聪明,强悍,比我们内地人胆子大,思想开放,活得潇洒。我记得他们当中有的说老家是山东的,有的说老家是安徽的,有的说老家是江西的。 当时我就特别奇怪:怎么老家都不是东北呢?东北有什么吸引力呢?让他们在那里不怕严寒的安家落户呢?读了这本书,有答案了,那里有太多来自朝廷被流放的高官和高官的亲族,他们带去的文化,一直延续下来了。
〈抱愧山西〉,这一篇是山西商业发展的考证。
山西的商业,曾经在明清时期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这种 “商业文化” 却几乎没有历史记录,让作者作为一名文化人感到惭愧。余秋雨写下这篇关于山西商业文化的散文,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山西商人的尊重。
《文化苦旅》,不同于其他的散文,它是文化散文。一般的散文很少涉及到历史,经济等这些大的范畴,但是这本《文化苦旅》却涉及面很广,有历史,有地理,有经济,有政治,国内的国外的,所有的这些构成了文化,文化的发展与这些密不可分。
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丰富的阅历、游历,没有文人的使命感责任感,是写不出这样一部著作的。
我一直也挺喜欢历史的,读了这本散文收获真是不少,对文化和社会发展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拿山西来说,我对山西的商业史的确感兴趣。 为此还专门去了一趟山西商业史上的重地:平遥,祁县。参观了平遥古城,乔家大院。 对其商业的繁荣有了初步的了解。很有幸的是,读了这本书之中的〈抱愧山西〉之后,对山西商业史的兴衰又多了一层认识。没读这本书之前,我简单的认为山西商业的衰落是大势所趋,读完它,便有了一个更为详细的认识。山西的票号业可是银行业的祖先。
山西人,一代又一代的经商,商业从兴盛到衰落,这个过程很漫长,经历明朝、清朝两个朝代。 余秋雨的一支笔,夸历史之长,我很佩服这样的文人。
像余秋雨这样的文人,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心血去完成这样一部著作,是很苦的。耗费心血还要承受来自外界的打击。他得多么强大才能屹立不倒。
记得90年代的时候,我们这里的大街上,常见的小吃就是“山西饺子刀削面”。 那时候也经常听人们说起 “山西老心儿” 这个词。 有一种“山西人特别爱钱”的意思。 现在了解到,这一种地方文化的形成,对山西人的性格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人们总是习惯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祁、太、平,三县在明朝时期土地非常贫瘠,人口急剧上升,那他们怎么生存下去呢?外出经商,成了一条谋生之路。
文中引用历史记载,很有力的说明了山西商业史的成因。
万历《汾州府志》卷二记载:平遥县地瘠薄,气刚劲,人多耕织少。
书中还有其他很多来自历史资料的文字。余秋雨是个真正的文人,不惧艰难险阻写出这样一部书,给我们的文化增色不说,还让无数的读书人更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