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红楼遗梦~山南文学社

红楼遗梦~山南文学社

作者: 长安笑 | 来源:发表于2018-04-13 07:54 被阅读0次

引言

      时至今日,《红楼梦》已经问世了200多年 ,但关于它的讨论从未停止,以至于形成了关于它的专门的学说-“红学”,这是其它三本名著享受不到的待遇。为什么《红楼梦》能引起如此波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是残本,最终结局不明。虽然后面续上了程高通行本,但还是不能让人满意,特别是结局,完全不符合前文曹公铺垫的四大家族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这次,我们跳出高鹗续本,结合一些当代学者的考证,简单谈谈部分书中主要人物的最终结局走向。

1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关于贾宝玉最后的结局,最为让广大专家读者接受的是出家一说,当然其中过程有些不同。

      在高鹗续的《红楼梦》,虽然宝玉最后也出家了,但是却是去参加科举考试中了举和与薛宝钗有了孩子之后出家。这样过分喜庆的结局,显然与书本身奠定的基调格格不入。贾宝玉这么讨厌功名之人竟然参加科考?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他竟然跟薛宝钗有了孩子!!!个人感觉,当然也是很多专家的想法,去掉科考与子嗣两件事,其余结局基本属实。

      第二种则是根据清代及民国初年一些资料及传闻口碑,如《阅微草堂笔记》、《红楼佚话》、《痴人说梦》等的记载:贾宝玉最后的结局并非出家,而是流落街头,“沦为击柝之役”或“看街兵”,与同样沦为乞丐的史湘云结为夫妇。

2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首先可以很不辛地告诉大家,在任何主流的说法中,林妹妹最终结局无疑是不变的,那就是英年早逝,没能和贾宝玉在一起。

      在通行本(高鹗续本)中,林黛玉得知贾宝玉和薛宝钗成亲,焚稿绝食,痛哭不已,悲伤欲绝而亡。而在刘兴武先生写的续本中,林黛玉的死亡比较平淡,她本是天上仙草,还尽了神瑛侍者(贾宝玉前身)的眼泪,选择沉胡自愿结束生命。

      总之,她早早殒命,但没有看到贾家等四大家族家破人亡的场面或许也是一种幸运了。

3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关于薛宝钗,目前最为让人接受的一种说法是,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但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一二年即出家。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但是,在高鹗续本中,特意安排了宝玉、宝钗二人行了夫妻之礼,宝钗怀上了宝玉孩子一段。虽然最后宝玉远走出家,但薛宝钗已经有了丈夫的骨肉。这一情节,为现在多数学者诟病。细细想来,确实太不合理。抛开子嗣一说,其余基本为大家所接受。但是,薛宝钗到底是在贾宝玉走后守活寡孤苦一生呢还是早早不堪沦丧之苦而殒命?这一点有些争议。

4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高鹗续本中,史湘云和卫若兰(一位王孙公子)成婚,但卫早死(卫若兰的死因也是红学界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史湘云孤独终老。这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一种结局了。

        还有一种说法,其余与上述相同,但是,卫若兰死后,史家也受查抄,史湘云等史家女眷都被收入官府为奴为妓。史湘云被买到青楼,过起了卖唱卖笑卖身的悲惨生活。

      当然,当代学者 ,诸如刘兴武先生认为,史湘云在青楼生活中遇到了因为贾府被查抄而流浪在外的宝玉,几经波折,湘云被赎,两人最后走到了一起,过起了不是夫妻的夫妻生活。但这对于两个人来说,或许已经是个不错的结局。

5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荣府的实际施政者,她高踞在荣府几百口人的总理宝座上,有着八面玲珑之威,思维敏捷,口才了得,却又有些心狠手辣、笑里藏刀,是一位有计谋的管家奶奶。丈夫在外面偷情,硬是能逼的丈夫下跪认错,并把丈夫在外面娶的小妾活活逼死。但就是这么一个人,最终却不得善终。

      在高鹗通行版中,凤姐小产,留下了病根,就连她自己也说,她是“三日好两日不好”。后来,凤姐的病情是非但没有痊愈,反面越来越重。最后因为凤姐为贾母的丧事操劳,一病不起而亡。

      但是,这种结论已被大多数学者推翻。根据前八十回的判词,说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人木”即“休”字,暗示王熙凤最后的结局是被休掉,开除“妻籍”。被休原因有很多。诸如,王家失势,凤姐无子,之前做的一些放高利贷之类的勾当被揭发等。最终,她在被休弃后抑郁而亡。

总结

      谈了这么多,必须向大家表明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曹雪芹到底有没有完本《红楼梦》?这个问题目前的答案主要是肯定的。可惜的是,后面遗失了。但高鹗续本难道真的一无是处!非也。虽然,高鹗续本没有呈现出曹公原想表达出的悲情色彩。但是,话说回来,如果按曹公那么写,很难让《红楼梦》流传开来。清朝文字狱盛行,难免会让朝廷认为此书有影射朝纲之嫌,若真如此,怕是别说后面那些回目,可能前八十回也未必能流传开来。所以,高鹗的续本一定程度上为《红楼梦》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中的黛玉焚稿断情一节,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违背曹公本意。但就其生动细腻的描写,不知让多少痴情男女为之而潸然泪下,虽说是狗尾续貂,但至少它能和前八十回一起流传至今并且还会继续流传下去,这就够了。或许,《红楼梦》终究只能是断臂的维纳斯,虽然不完美却也很完美。

相关文章

  • 红楼遗梦~山南文学社

    引言 时至今日,《红楼梦》已经问世了200多年 ,但关于它的讨论从未停止,以至于形成了关于它的专门的学说-“...

  • 红楼戏梦~山南文学社

    引言 关于《红楼梦》的伟大想来已不必多言。自它问世以来,关于它的讨论就从未停止。今天,我们就姑且来谈谈《红楼...

  • 痴笑疯癫

    红楼遗梦几人笑 爱恨情仇葬花吟

  • 红楼遗梦

    正邪忠逆,禀气而生,正者浩然之气,逆者混沌不堪,仿佛本该如此;八股文章,朱程理学,父兄礼法难越,伦理纲常如山,似乎...

  • 红楼遗梦

    一段风月情浓,一曲怀金悼玉,庆幸不能错过,红楼遗梦,还我一段红楼情。红楼一梦,一品百年,如同佳酿,历经岁月的发酵,...

  • 红楼遗梦

    一入红楼,千回百转,终是梦 万般无奈,忘乎所以,一场空 都云作者痴言语,谁解其中万千情 绛珠仙子惹尘埃,跌入红尘了...

  • 遗梦红楼

    “此阴司泉路,你寿未尽,何故至此?” “适闻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 “故人是谁?” “姑苏林黛玉。”

  • 红楼遗梦

    一把辛酸泪浸透了满纸的荒唐言,曹雪芹手中握了一卷一梦千古的红楼,眉宇间隐约一丝很远古的悲凉。 红楼的宿命...

  • 红楼遗梦

    往事如烟,尘封了多少人的记忆 每一次的回忆,都是一次痛苦的旅程 我愿永久的站在记忆的门外 忘记痛苦忘记快乐 忘记世...

  • 红楼遗梦

    我很早便想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文章,可是却一直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动笔,一直到了今天。在我闲极无聊之时,我便没能遏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遗梦~山南文学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vq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