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诠(quán全)赋》第八。

1.汉魏六朝时期,“赋”是文学创作的时兴文体。“诠”是解释,“诠赋”是对赋这种文体有关创作情况的阐释论述。
2.“赋”的含义及其起源。“赋”是《诗经》“六义”之一。所谓“赋”,是铺陈的意思;铺陈文采,以为描绘事物,抒写情志。《毛传》说:“登到高处能赋诗的人可以做大夫。”班固说:“赋是《诗经》的一个支派。”
3·赋起源于《诗经》,而发展于《楚辞》,兴盛于汉。“赋”从诗中分离出来,不断壮大而独立起来。
4.汉赋陆贾开端,贾谊发展,枚乘和司马相如继承,王褒和扬雄扩大。枚皋、东方朔以后,作者便把一切事物都写在赋里。
5.赋分大赋和小赋。关系到国家的大事,意义比较广大的,篇首常常有序言,末尾还有“乱辞”做结束,这些都属于大赋,有典雅的主要特点;描写草木禽兽以及各种事物,触兴生情,细致周密的描述刻划,这些都属于小赋,有奇巧的主要特点。
6.基本的创作原理:“睹物兴情”,“情以物观”,主张雅正的内容和华丽的文辞相配合,但不能空洞浮夸,一定要有教育意义。
7.十家:荀卿,宋玉,枚乘,司马相如,贾谊,王褒,班固,张衡,扬雄,王延寿。又八家:王粲,徐幹,左思,潘岳,陆机,成公绥,郭璞,袁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