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早上7:30与C、X两位老师一起完成了我的第十次约练,我作为来访者在C老师的引导下梳理了自己心中的一个隐忧。这份隐忧来源于儿子的一个习惯。
大概是从六年级开始,我决定不再给儿子剪指甲,从那以后,儿子的手指甲就没有再长出来过,十个手指头都被他啃成了秃子。教过他的老师都在课堂上目睹过他啃指甲,一边认真听讲一边专心啃指甲是他的常态。老师提起他那副样子的时候都忍不住好笑。
为了改变他这个习惯,我也曾做过一些努力,但都不曾奏效,又怕过度关注引发他的显性焦虑。他在认真思考问题,尤其是遇到难题的时候,会明显加剧这个行为,但他自己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这个行为跟他的内心情绪有关系。
也许他最初啃指甲只是为了解决指甲的问题,后来在无意识之中慢慢演化成了他应对内心焦虑的一种方式。可是这份焦虑除了与学习有关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事情让他焦虑呢?他在学习上的焦虑源又是否都得到了解决呢?是不是还有什么是我可以做却没有发现的呢?
如果儿子是一个保守封闭的孩子,我发现不了问题是情理之中,可偏偏儿子是一个开放度很高的孩子。我们之间聊天的话题几乎是无所不包,除了想不到的。他曾说,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的。
前天晚上听贺领峰教授的督导课时,他也提及啃指甲这件事。他煞有介事地看着自己的手说,他以前也啃指甲的,现在可能是老了,牙不行了,所以不啃了。也许我也该等等,等到儿子自己啃不动了,就不再啃了?
焦虑是人人都会有的情绪,适度的焦虑能提升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是有益处的。焦虑也是一种能量,那些被儿子吃掉的指甲也已经都变成了补品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