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宝爸宝妈们:
孩子们步入一年级已经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里孩子们不管从学习还是到行为能力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宝爸宝妈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限制了老师作业布置的量,也禁止了书面检测,这无形中就减缩了孩子们的课业负担。
我要郑重提醒的是:这里的双减,减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但绝对不减学校和家庭的责任!不减质量!不减成长!也就是说:“双减”下,家长不是更轻松了,而是责任更重了。它更考验父母的责任与担当。
“双减”之后,课堂外才是孩子真正的分水岭。课堂之外,孩子生活在怎样的家庭中,接受父母怎样的教育与影响,都会直接在成绩上体现出来。就像著名特级校长李镇西说的那样:“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家庭教育,才是一个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在这种形式下,家校共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们一定要学会和老师“打配合”。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业情况。万不可抱着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你要知道老师也是普通的人,她要关注的是全班五十几个孩子,不可能聚焦在哪个孩子身上。(当然任谁也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所以,家长要多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特别是老师向你反映孩子的情况时就更要引起重视了。因为孩子表现不特殊,老师一般不会通知你的。
宝爸宝妈们,单就语文学习来说。要想孩子在语文的学习道路上走得稍微轻松些,那就要关注孩子的识字量和阅读量。试想,如果孩子不认识字,而谈语文成绩。那岂不是等同于让没有翅膀的鸟儿高飞?就咱班孩子目前的情况来看,坦率地说是很糟糕的。班里有四五个孩子几乎不太认识字,十几个孩子认识的字也少的可怜。让他们单独去完成练习题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不认识字,根本不知道题目的要求是什么,自然也无从下手了。这样的孩子家长再不配合老师,积极改变现状,孩子与小伙伴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有可能永远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变成大家口中的差学生。
宝爸宝妈们,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家庭的希望。请你不管多忙,也请不要忽略孩子的学业,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做孩子成长的参与者和引路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