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纯阳宫,是地地道道的道教庙宇,从它很多不起眼的地方就能够看出来,在夹缝中生长的中国道教,有着曾经的辉煌。
大同纯阳宫是山西三大纯阳宫的“北宫”,芮城永乐宫为“南宫”,太原纯阳宫为“中宫”。大同纯阳宫又称吕祖观、吕祖庙,我在各处看到的道教庙宇宫殿,除了关帝庙以外,吕祖庙的数量应该算仅次于关帝庙的数量,而吕祖庙算是纯粹的道教庙宇,若论纯道教的道观庙宇,吕祖庙能排在第一位,毕竟关帝庙有时候会参杂一些佛家的东西。可惜,现在纯粹的道教庙宇越来越少,就连我居住的包头东河区有个吕祖庙,现在也改成了妙法禅寺。
在大同纯阳宫,曾经发现一块刻有“明洪武四年六月”的大砖,确定是明大将徐达修筑大同城墙的城砖,表明纯阳宫在明朝重修过。根据庙中记载,清朝的光绪三十年和民国年间都先后重修过纯阳宫。文革期间,纯阳宫被毁,庙址还被占用了,直到一九九九年,在道长白明钰主持下慢慢修复,历时五年。想来也是非常艰难曲折的,无论如何,能为后人留下一些宗教文化余脉,道长值得我们敬仰。
修复后的大同纯阳宫大不一样,放眼望去,山门气派,庙宇高耸。对面是戏台,两侧是长生阁和玄妙阁。中间修了一条供游人行走观瞻的大路,成了游览一条街。
纯阳宫宫门三路,意为步入三清。五楼五牌楼,意为五行俱全。三重大殿,前殿灵官殿也称“龙虎殿”,和我们经常看到的佛教的天王殿一个意思,都是为了护法。殿门有一联,挺有看头,是为:利名身外终非道,龙虎门前辨取真。
左右列钟鼓楼与殿齐高。大殿为吕祖殿也称“三祖殿”,不是单单供着吕洞宾,而是供着吕洞宾、王重阳、丘处机。吕洞宾是神仙,王重阳是祖师,丘处机是建庙道长的师父,这也就是纯阳宫不叫吕祖庙的原因吧。东西各五间配殿,东为五帝殿,西为奶奶殿。正殿四方形,周围加了回廊,象个“回”字。因吕洞宾的姓也是两个口。传说绕殿三圈,能在耳边听到“回心转意”,“回头是岸”,“回头一笑”等有关“回”字的古语。当真试了试,跟本没听见什么古语,大概我凡心太重,只为观瞻而心不诚。后殿两层,上为藏经楼,下为三清殿。左右有道士休息之屋,修成洞府模样。大有洞中才数日,世上已千年的味道。
西有跨院,别有洞天,是绝美的袖珍小园林,仙池冷幽,云桥飞虹,曲廊回旋,花木掩映,红墙绿瓦,如入仙境。池中有锦鲤,绕菏在水中,只可惜池水有些混浊,但还是让我想起《小石潭记》里的名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正好转累了,凉亭里的石凳上坐下休息片刻,一边和媳妇聊天,一边欣赏小院美景,的确惬意。
儒释道,道教排在了后面。本来道教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大概春秋战国就有了,汉朝张道陵把它发扬光大。道教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宗教,可儒家、佛教的兴起,挤得道教在夹缝中求生存。道教拜的是神仙,从老子、鸿钧老祖、元始天尊到十二金仙玉皇大帝,各处道观最多的就是八仙中的吕祖吕洞宾。他的侠义精神及救苦救难被世人崇拜。道教讲究养生、自然、济世、得道成仙。我所知道的是老子和他的道德经以及庄子还有全真教,而读道德经肯定是和如今火爆的国学有关,换而言之,了解宗教也是国学的一部分,所以此次应该是不虚此行的。
对于宗教而言,我向来都是一知半解,人又懒惰,总是不肯下功夫把事情弄清楚整明白,等到想写点什么胡言乱语时,就成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过,就凭着这点一知半解的知识,大言不惭地指指点点给媳妇讲解,居然还招来五七游客,凑过来把我当解说员。自认为肚里墨水少,不敢在人前丢人现眼,便匆匆看看,拉着媳妇,脚底抹油——溜走了。
有关道教的东西,还是喜欢很多的楹联,比如“久知世界一泡影;愿向先生借枕头”。还有养生的“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最得意霸气侧漏的:“我来天外无双寺;此是人间第一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