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如愿拔草,可观影之后思绪却未能如愿绵绵不断、滔滔不绝。
白三爷远在千里之外,仍旧惦记我的观后感。我告诉她,整个人梗在哪里,上不去下不来,很是难受。思绪都随着息幕的刹那留在了电影里。
看之前,撇了几眼各色影评,但真真看完每一个镜头后,表演、剧情、剪辑、和叙事手法都完全在我的预期之外。没有惊喜,只有惊愕。
三爷调侃:快趁热呼写出来、po出去。我坦诚地告饶,看之前原本写好了开头,可看过之后,不仅无法顺着写下去,还需要另起炉灶,有些千头万绪无处着笔。
关于剧情
没看之前,都说剧情狗血,青春就逃不开这些妒忌、三角恋爱、酗酒的话题。然而看过之后,不免会想自己走过的青春。在那个萌动无害的岁月里,青春的世界除了学校就是自己的小伙伴。如此单一的环境,又怎么发生轰轰烈烈的不同?无非就是暗恋、早恋和羡慕嫉妒狠的各种交织。这就是实实在在的青春生活。
电影以《七月与安生》的网络小说开头,以七月的讲述引入她们的相识,顺着小说的章节和脉络一点一点道出彼此由相爱到因为一个男孩儿的出现而产生隔阂,继而分开、相聚再分开、再见面到最后两人冰释前嫌的全过程。
正如七月所言:我虽然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
剧情随着七月对小说的叙述跌宕起伏、章章重合,却在迟迟没动笔的结尾处骤然分开,让整部影片达到高潮。
关于人物
性格对比鲜明的两个人
很多影评都说,七月和安生是一个人的两面。但我更愿意看到的是两个对比鲜明且独立的人物个性。
这其中有你好像知道其实并不了解的欲盖弥彰。
开篇安生军训带着宠物松鼠还披头散发、不满军训的体罚想要砸碎火警警报、藏了钥匙不让出差的妈妈回家、不喜欢学习成绩差、到酒吧打工、和流浪歌手混在一起、男友劈腿砸了他的吉他...这些情节把你对安生带入了那样一种认定,她不乖,不听话,喜欢破坏,很叛逆,应该是那个时代典型的坏孩子的代表。
而七月,有着一副乖巧美丽的皮囊,端庄文雅,举止大方,成绩好,善解人意,绝对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
但这一切都只是你看到的两人有意展示给你的样子,当你把她们的所作所为放在她的成长轨迹里,你会看到深藏在她们生命里的另一个真实的自己。
相爱相生的矛盾性格---安生
安生表面特立独行、放荡不羁、直来直去、不妥协,一切无所谓的样子。这是她与世界的相处方式。
她无法乖巧是因为她没有一个完整的和别人一样普通的家,在她的内心里,在出身上她就已经输给了别人,她无法与别人一样,既然不能趋同,那就要与众不同。面对种种与众不同带来的麻烦与烦恼,她选择置若罔闻,满不在乎,这是她来保护自己的方式。
她逆反是因为她有一个自己并不认同的、花枝招展的妈妈,她不接受妈妈,抗拒妈妈的管教,也就少了家长的庇护,所以,她不得自力更生、养活自己。
她把一切都隔离在她内心之外,外界的一切都不足打碎她坚强的外表,只有七月,那个相识于十三岁,每日朝夕相处的姐妹,才是她感情的泄洪点。
当安生知道七月的男友家明和自己产生了微妙的情感变化时,她选择了离开。她以为离开了,纠结和矛盾会随着时间慢慢消失。她主观不想做伤害七月的事情,因为七月是安生的全部,但另一方面对爱情的渴望与吸引让她对家明无法自拔,她只能靠距离来保持这份平衡。
看似逃避,实则是因为她直面自己的感受,所以选择离开。
安生流浪了四年,无论她去了哪里,她自己都要去打工赚钱,无论和谁睡在一起,她都掌握那份主动权。和七月一起出游,尽管是最好的朋友,她仍想着你付住宿费我就要请你吃饭这样才算平等。所以,在安生放荡不羁的外表下,她有着倔强的、脆弱的自尊,除此之外,她一无所有。
安生没有标致女人拥有的漂亮容颜、丰满的身材、绕指柔的处事方式,但她却真实的、不矫情、不加掩饰的活着。
相爱相生的矛盾性格---七月
七月与安生却像磁铁的正负两极,毫不相干却又绝对吸引,因为对方身上有着自己渴望拥有却无法拥有的东西。
七月生活在父慈母爱的家庭里,从小就被妈妈灌输“什么是幸福女人一生”的价值观。七月从小到大顺风顺水,颜好条正,学习成绩佳,浑身散发着优越感。
面对家长的期待,她懂得如何迎合和讨好,她知道如何去维护自己在家长心中的美好形象,她与七月的直面恰恰相反,她不喜欢迎面直上,她更喜欢迂回、忍耐去解决问题。
所以,在明知道自己的男友对安生产生了情感后,她选择忍耐,因为她害怕失去。
七月从小就是家里的中心,一路重点高中好大学、毕业后去银行工作,这些都是别人眼中让人羡慕的标准好女孩的生活,她害怕人生轨迹中出现任何一点纰漏让人看了笑话,她不敢去面对生活中些许的不如意。
所以在感觉自己的男友似乎有了问题时,她选择忍气吞声和委曲求全,明明知道却视而不见。因为逃避,所以留在原地。
七月和安生分开四年后再次重逢,两人去上海旅游,看似身份差异让两人第一次正面碰撞后产生的冲突使双方的关系再次冷却。
有评论说,是两人不同的三观的冲突。其实,从她们相识的那天起,七月就知道这份差异,也愿意去接纳这份差异。只是当安生在饭馆里游刃有余地随便搭讪和撩拨男人时,勾起了七月因家明而对安生产生的妒忌和怨恨。七月说安生贱,并不是真的不接纳她,只是积压在心中多年情绪的发泄。
七月眼睁睁地看着安生两次的离开没有阻拦,在友情与爱情之间中,她选择的是爱情。而安生的一次又一次离开,为的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七月。
姐妹两人第二次分开的一年后,当七月看到安生出现在家明的房间里时,她彻底爆发了。她说,从小到大,什么东西都是我给你的,你敢和我抢?那一刻,七月做了自己,她终于承认自己在这段姐妹情里享受到的优越感。
然而道出了真实的自己后,她歇斯底里地哭了,这眼泪里有对友情的惋惜,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有对自己的厌恶,她竟然说出如此恶毒伤人的话?还有对感情的不甘,我一直如此优秀,各方面都高出安生,可为什么我的男人心里却想着你?
七月不愿做“坏人”,于是她让家明逃婚来结束这场纠结的爱情。她始终是被动的,她习惯于别人对自己的安排。从上学到上班,都是妈妈给她的安利。这次被动的做了自己,她似乎感到了自由带来的快乐与坦然,于是她寻着安生的路,走起了不被束缚的人生。
关于结尾
就在你以为是皆大欢喜的结局时,影片的结尾颠覆了前两个小时努力灌输给你的“以为”。而真实的故事是安生以七月的名义写了网络小说《七月与安生》,她告诉了家明关于七月生子离开的“情节”。而后,安生终于鼓起勇气写下了这个与家明分享的杜撰结局,七月将在安生执笔的小说文字里过着自己期待的自由生活,她将在自己的故事里永生。
然而,小说与现实背道而驰的结局,让安生痛不欲生,她无法排解自己对七月的念念不忘,她也不得不把这个美丽的谎言深藏心底。
乖巧的七月终于被动地做了自己,无拘无束浪迹天涯,叛逆的安生也找到了自己与世界妥协的方式,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他们说,这是一人的两面。但我却想,也许“七月”和“安生”,就像是人生的不同阶段,无论先经历了哪一个,下一个总会在某时不期而遇。你厌倦的城里,也许就是别人期待的城外。
关于表演
很想说说周冬雨。
对她的认识停留在电影《山楂树之恋》,所以一直认为她只会演演乖巧、羞涩的雏女角色。不得不说,她此次的表演撑起了整部影片,演出了安生对生活的无奈而又不服输的性格,每一次遇到尴尬的自嘲都演的那么的让人心疼。导演选角大胆,但周冬雨的表演也真的很让人惊艳。
关于歌曲
这部影片的种草,源于监制陈可辛和窦靖童关于影片的对话。
《七月与安生》的主题曲《(It‘s not a crime) It’s just what we do》是窦靖童自己创作的。影片未始,窦靖童干净极具个性的演唱拉开了整部戏的大幕。不懂音乐,只为她在现实生活中,能把“七月和安生”这两种不同性格的人生融合于一身感叹。
在影片中部,不记得画面了,只记得王菲天籁般的吟唱缓缓飘入耳中。不得不说,母女俩的歌声让影片增色不少。
关于剪辑
除了蒙太奇,所有学过的剪辑手法都让我还给了大学老师。此处,我也只能尴尬地说,我很喜欢影片的剪辑方式,不俗、不冗余重复、不拖沓,为整部影片锦上添花。
写完了,整个人又顺畅起来。末了,免不了对号入座。作为个体,你是安生还是七月?作为家长,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七月还是安生?
喜欢本篇文章,请随手点赞,欢迎分享,期待你的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