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天气太热了,妞没有睡好,一个晚上在闹,搞得我心力交瘁。做好早餐忙完了,九点了赶紧弄妞起床,如果没有唤醒妞,估计她还可以睡到十点了。一个晚上没有睡好,她也很疲惫。唤起的方法就是告诉她参加了图书馆的活动,一会要去,如果迟到就不能参加了。她一听马上就精神了,起床后吃完早餐,我问她:“有没有书要还掉,重新借几本?”
她拿了两本恐龙的书,说,“都看完了,要重新借。”九点半我们准时出门,还了书赶紧到三楼参加活动,今天时间刚刚好,还挑选一个好一点的位置。
今天的活动是“魔幻干冰秀”,前两天妞看着天上白白的大云朵,才跟我说:我想要尝尝云朵的滋味。今天可以真实地感受到什么是云朵了。老师讲得生动有趣,一边理论讲解,一边和孩子互动,一边做实验,孩子们都被各种神奇的景象震撼住,遇到激动人心的一刻,哇哇声不停,首先了解什么是干冰,原来干冰是在常下-78.5度存在的固态二氧化碳,它吸收热量后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无毒性、无异味、有灭菌的作用。
那干冰为什么有云海效果?原来干冰受热后不经液化而直接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温度急速下降,空气对水的溶解度变小,水蒸气凝聚成液滴,即形成云雾。
干冰灭火器(二氧化碳液体),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按下开关,瓶内压力下降,液体二氧化碳化成二氧化碳气体,隔绝空气来达到灭火的目的,部分液体骤冷成固体,喷口处可见雪花。
这些科学常识可能对于很多大人都是第一次了解,特别感恩图书馆经常举办这种公益活动,让孩子们的心中能种下一颗好奇探索的科学种子。刚开始妞不像以前那么热情地举手发言,估计也是没有睡好,另外疫情这段时间没有参加这类活动,有点生疏了。后面进入状态后,也勇敢地举起双手,老师几乎让每个来的小朋友都上台参与了实验,在台下又组织了两次实验,最后还送了 一个瓶子装上一些干冰回家可以继续实验。
孩子们个个都收获很大。一个半小时的活动很快就结束,我带着妞去儿童阅览室,她直冲上次借恐龙的那两排书架。她在家里通过之前借的那两本书找到了一部分恐龙的名字,因为还有一部分恐龙查不到名字,才一直想着重新来图书馆借恐龙书。她挑了两本书打算回家,结果她还嚷着太少了,还要再借多了一本。
最近对恐龙很着急,听的音频也是恐龙的,看的书也是恐龙的,玩的也是恐龙玩具,偶尔也会放一下恐龙的视频给她看看,去公园玩的时候有时都不忘捎上两个恐龙玩具。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以前家里有几只恐龙,从来没有去关注过它们都是叫什么名字的。现在天天听,天天看,他会仔细地辨认每只恐龙的相同及不同之处,当她查阅书上的资料的时候,我看起来和玩具是一样的,但是她总能发现细微之处的区别。
总结我的经验,就是当孩子对某一类东西有兴趣的时候,可以好好地拓展这方面的学习资源。因为去图书馆借的都是百科全书或是科普类的书,我可以再考虑买套恐龙的英文分级绘本。想想以前妞对汪汪队动画片有兴趣的时候,我也是买了一套书,一套玩具;对小猪佩奇动画片有兴趣的时候,也是一样买了书和玩具,还在喜马拉雅花了99元买了一套音频,这套音频孩子听了两年还是依然热爱。前阵子看了一套《冰雪奇缘》电影,那段时间天天唱“let it go"这首歌,喜欢艾莎,又给她买了一套书。当触发孩子的兴趣点的时候,家长就需要及时拓展,这个时候的孩子收获会更大。
这几天也迷上“小毛人”这套绘本,其实发现还是要大人陪着阅读效果会更好,孩子会收获更大。因为通过你的讲解,孩子对文字也产生好奇,她会指着英文会问我:这个说的是什么意思?虽然看图能理解一部分的意思,但是一本书需要懂得文字配上图形才算是完整地表达。前面她也看过了这套本几次,但是都不愿意使用点读笔听英文音频。给她讲了一次,她就能比之前读懂一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