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斌 【原创小说】
靳国春与龚子辰是高中时期极为要好的同窗。二人皆得偿所愿,考入了心仪的大学。
靳国春考上了北京大学西语系,而龚子辰则迈进了北京航空学院,两人一文一理,开启了不同的学术旅程。尽管他们不再像高中时期那般整日形影不离,但每到假期,他俩总会找机会相聚,靳国春骑着自行车去找龚子辰,畅聊他在大学校园中的生活与成长感悟。
大学正式开学后,靳国春喜欢的英国文学课程开课了。教他们英国文学课的是一位四十几岁的女教授,女教授姓钱,也是他们西语系的系主任。靳国春按照师哥师姐们的习惯称这位优雅的女教授为“先生”。
钱先生中等身材,周身散发着南方人特有的温婉气质,白皙细腻瓷器般的皮肤,仿佛能透过光,看上去好像她比他们大不了几岁。她身着一件浅蓝色的短款毛呢外衣,白衬衫的圆领翻到外面,下身搭配一条藏青色长裤,脚上是一双圆口半高跟皮鞋,简约而不失优雅。她相貌端庄,举止间尽显雍容之态,举手投足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令人心生敬意。
钱先生的英语发音极为标准,清脆婉转的嗓音如同山间清风吹动的银铃,声声悦耳,回荡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钱先生对学生们的要求极为严格。她要求学生们要大量阅读英国文学作品,并且要求阅读英文原文,旨在让学生们全方位地了解英国社会的历史、文化及传统。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她更是要求学生们大段大段地背诵,以求深刻感悟其中的文学魅力与思想内涵。
在钱先生的课堂上,学生们既充满期待,又忐忑不安。他们期待聆听钱先生的精彩讲解,汲取丰富的知识养分;却又害怕被教授当堂提问。
课堂上几乎是全程使用英语交流,学生们不得不全神贯注,课前认真预习,课后复习背诵。
每节课上,钱先生都会随机点名,让同学们站起来进行单独朗诵,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
除了日常教学,钱先生还经常组织学生们举办英语朗诵会。《哈姆莱特》的经典片断,拜伦、雪莱、朗弗罗、惠特曼等著名诗人的诗歌,都是朗诵会上的必选内容。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提升了英语表达能力,更深入领略了世界文学的精深。
在钱先生的悉心指导下,靳国春的英文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不仅他的英文书面表达更加准确,他的口语能力也有了很大长进。他从最初上课时的紧张羞涩,到后来能够在课堂上用英语自如地回答问题,再到他成为班里出类拔萃、备受钱先生喜爱的学生,他的每一步成长都饱含着钱先生的心血与期望。
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靳国春他们还开设了德语课程。钱先生鼓励靳国春努力掌握德语,坚持阅读德语原文书籍,并让他协助自己整理准备出版的《外国文学史》的相关资料。这不仅锻炼了靳国春的学术能力,更增进了他与钱先生之间的师生情谊。
系里团支部组织活动时,也常常邀请钱先生出席。
有一次,钱先生分别用英语和德语朗诵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的一个片段。这个取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悲剧,讲述了普罗米修斯为了拯救人类,盗取智慧之火,给整个宇宙带来光明的故事。钱先生的朗诵饱含深情,抑扬顿挫,将诗歌中的情感与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令在场的同学们无不钦佩和深受感动。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