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爸曾不只一次对我说:再XXX就摔死你!
当然,他真的曾隔着几米把我疯狂地摔床上好几次,就因为晚上他们要把我锁家里,我很害怕,希望和他们一起出去。
上小学考试得了第二名,兴高采烈拿了第二名奖状,飞奔回家,我爸却说:拿了第二还有脸说!
父母曾想要领养一个男孩,还对我说:“如果你对那个男孩不好,就把你扔出去。”
我曾经恨过父亲。
家,本来是我们温暖的港湾,但对小时候的我来说,却是那么的可望不可即。
前段时间,我再一次看了《当怪物来敲门》。
里面的小男孩康纳,宁愿选择去死,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心中对母亲的诅咒。
他每天都活在母亲随时要病逝的恐惧中,他实在是受不了了,所以他宁愿妈妈能马上死去,这样就不用再担心受怕了。
他太害怕,所以生发出“希望妈妈马上死去”的这种想法,但并不代表他真的希望妈妈死去。
即便如此,他仍旧不肯原谅自己有“希望妈妈马上死去”的想法。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我们通常会把怨恨父母,视作一件最卑劣的事。
其实,恨的情绪很健康。 恨父母,很正常。不健康的是,我们不允许“恨父母”的情绪存在。如果我们不能接受“恨父母”的情绪,我们就很难穿越“恨”,走向爱。
当康纳最终接受了自己恨母亲的情绪,他终于可以面对母亲的离世。母亲临终时,他终于可以将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意和不舍表达给了母亲,平静地完成了与母亲的分离。
当我们穿越心中所有的情绪,才能抵达内心深处,遇见爱。接纳“恨”,才能表达爱。
恨的情绪很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