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心两力

作者: 木文言武 | 来源:发表于2023-05-29 15:10 被阅读0次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是基于私心的竞争力,二是基于公心的合作力。

    一个生命为生存活命必为己摄取能量,为生取能的本能就是私心的本源。资源有限,能量难得,为更强、更快、更多、更优地占有资源,获得能量,私心促使人们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拼命抢占有利地位,在占有资源、获得能量的竞争中,占得先机、谋得优势。人人自强、个个争先,就生成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大根本动力——基于私心的竞争力。

    在大自然面前,个人是渺小的, 生命是脆弱的,力不抵猛兽,命难避天灾,要降龙伏虎,要战天斗地,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团结起来方能形成强大的合力,迎接巨大的挑战,战胜强大的对手。群居是人类的天性,团结需求是公心的本源。群体团结合作,人人互助互强,就生成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另一大根本动力——基于公心的合作力。

    竞争使人类进化出更灵巧、更强壮、更敏捷的身体,更复杂、更聪明的大脑,竞争让人类掌握了越来越先进的生存工具,拥有了越来越发达的科技能力。合作又使人类结成各式各样的血缘群体、宗教群体、文化群体,组成大大小小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军事组织、政治组织,产生出越来越强大的群体力量。竞争力和合作力将人类推向越来越高级的文明。

    私心是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公心是人类所以为类的前提。“人不为己,天殊地灭;人只为己,天崩地裂”,私心和公心是人性的一体两面,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的杨朱学派,“爱无等差”的墨家思想,都因极端化,被中华主流文化所摒弃,而崇尚中庸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主流思想。中庸即不偏不倚,人性亦不可偏废,保持私心和公心的有机平衡,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人性有机平衡了,人类才会拥有竞争力、合作力相得益彰的动力组合。人性一旦失衡,或私心过重,生出的不再是良性的竞争力,而是恶性的竞争力;或公心过盛,生出的不再是高效的合作力,而是无效的合作力。私心过则公心受伤害,公心过则私心被压抑,二者谁过都会使人性失衡,使竞争力和合作力相互抵消、相互损害,都将降减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人性的有机平衡不是绝对的平衡,不是静止的平衡,而是相对的平衡,动态的平衡。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平衡尺度;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平衡机制;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平衡标准;不同的事件背景,有不同的平衡需要。

    人类文明初期,丛林法则主导着人类社会,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人们在残暴血腥的竞争中,抢夺生存空间,基于私心的竞争力成为人类发展的主动力,在人性的平衡杆上,私心必然占有绝对多的尺寸。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爱惜他人的生命、尊重他人的权益,越来越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基于公心的合作力在人类发展动力中所占份量越来越重,人们的合作范围越来越广,合作意愿越来越强,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合作效率越来越高,人性的平衡支点势必逐渐向公心端移动。然而,人类的文明进程是艰难曲折的,人性平衡支点由私向公移动的进程也始终遭受着巨大阻力、遭遇到严重的反动。奴隶主对奴隶毫无人性的统治,地主对佃农残酷的压榨,资本家对工人冷血的剥削,都是极少数人的私心对社会公心的伤害,都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障碍。希特勒纳粹德国逆人类文明进程而动,为所谓“优等种族”拓展生存空间,霍然发动对多国的侵略战争,对犹太民族实施灭种屠杀,将世界拖入“二战”泥潭,使人类文明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损伤。私心不应阻碍人类文明进程,公心也不可超越人类文明进程。新中国成立不久,人们急切想大踏步地迈向共产主义,狂热地斗私灭私,人为地拔高公有化进度,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到严重挫折。前苏联共产党政权长期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压制人民的私人利益,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社会没有活力,最终导致苏共失去民心、失去政权。

    人类文明进程虽会有阻力、有曲折,但人性的平衡支点由私向公前进的趋势不会改变,公心一定会主导人性,人类越来越会结成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者所信仰的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文化不同,人性的表征也不同,中西文化差异必然会体现在人性的平衡机制上。中华文明有“大一统”的传统,中央集权是历史的常态,人性以公心为重,但私心也得到有力的保护。在传统中国,国家政权高度统一,但皇权不下乡,基层社会实行宗族自治;族长、家长有绝对的权威,但对族人、家人的生存和发展也有绝对的责任;既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教来维持等级社会的秩序,又用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来保护底层民众的利益。一旦公权泛滥,人性失衡,统治集团要么主动变革、自我约束,使民众私权得到休养生息的空间,实现王朝中兴;要么民众揭竿而起,用暴力手段改朝换代,为自己重新争回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传统中国“由治到乱,由乱到治”、“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的历史,其实就是人性不断寻求平衡的摇摆史。所以,中华文明形成了“一手加强中央集权,一手强化民本理念”的人性平衡调节机制。

    发端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西方文明有着自由、民主的传统,更加注重私人的权利,但也有着保障公共权利、维护人性平衡的强大机制,思想上有一神教信仰,政治上有完善法律体系的支撑,经济上有统一的市场,军队有保持政治中立的国家属性。西方文明的骄傲——自由市场经济,不仅有自由竞争,还有国家控制;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就会出手干预;资本垄断行业时,法律就会出手打压。崇尚个人自由的西方世界,同样需要保障公共利益,“自由,人权” 、“民主,法治”、“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等价值观形成西方特色的人性平衡调节机制。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特质,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演进路径,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人性平衡的形态不同,调节人性平衡的机制也不同。“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怎样的人性平衡,才能在竞争力和合作力共同作用下,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势头,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最有发言权。一族一国将适合自己民族国家的人性平衡体系强加给他族他国,只会是南橘北枳,结不出佳果;一族一国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他族他国的人性平衡体系,只会是东施效颦,自食恶果。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是正确处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关系,维护人类社会大人性平衡的真知灼见。

    不同性质的群体对人性平衡有不同的侧重,经济组织看重市场竞争力,更侧重发挥私心的作用;军事组织看重整体战斗力,更侧重发挥公心的作用。对不同事件有不同的人性平衡需要,面临突发危机,需要成员收敛私心,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在竞技场上,需要选手放飞自我,为己争名夺利。

    私心与公心既对立又统一,既相生又相克。一般而言,各自为战、为己争利是私心,携手共进、为众谋利是公心,私心与公心是对立的。然而为众谋利就是满足众人的私心,公心的实质也就是保障、助力私心的实现;并且私心只有顺应公共利益的需要,借助公心的托举力,才能得到长久、充分的满足,私心又必然是公心成长、壮大的原动力;因此,私心与公心又是统一的。私心过度膨胀,会损害公众利益,破坏公心基石;私心发挥作用适度合理,能增进公众利益,夯实公心基础。公心过度泛滥,会产生依赖风气,抑制私心发挥作用;公心符合时代、现实的要求,能为私心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并有效地汇聚私心的动能,促进公私利益的协同增长。所以,私心和公心既相生又相克。

    私心与公心貌似泾渭分明,但在现实中往往皂白难分,个人奋斗、各自争先,既是为私,又有利于提升群体的整体能力,也是为公;人人各安其位,在维护了集体秩序的同时保障了个人利益,既可说为公,又可说为私;少数人占据领导地位,既是公共利益的需要,又能让少数人获得更多私利,不能否认其为私,亦不能否认其为公;为集体出力,既有公心,又有求得集体回报的私心;为群体利益的公心,对群体外而言,又是为该群体争利的私心。

    私心和公心上述错综复杂的关系,就象中国太极图所昭示的那样,既黑白分明,又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既两极对立,又环抱为一体;既突显黑白组成的核心图形,又暗留非黑非白、亦黑亦白的无限外部空间。

    人性平衡不仅是不同时代的多样性平衡,而且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平衡。个体人性平衡是群体人性平衡的基础,小群体的人性平衡又支撑着大群体的人性平衡,各民族各国的人性平衡再构建起全人类的人性平衡。人性平衡不仅是公私平衡,还是私私平衡、公公平衡,少数人私心膨胀,多数人私心被压制,就会引发不满、反抗,导致群体人性失衡;少数人公心标准过高,多数人公心水平无法企及,就会加大分歧、产生对立,也会导致群体人性失衡。

    人性平衡不是点平衡,而是范围平衡,只要处在平衡的范围内,私心就能激发竞争力,公心就能增强合作力,人性就能成为人类生存的支撑力和发展的推动力。否则,私心产生的将是破坏力,公心产生的将是遏制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遭到伤害。私心和公心是人性的核心,与生俱来,永生相随,人类要做的只是持续建设、维护人性的有机平衡,基于私心的竞争力和基于公心的合作力就能永保青春活力,共同推动人类不断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心两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ij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