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4日,最新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获奖名单,三位经济学家共同摘得桂冠。他们分别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巴纳吉、杜芙诺,以及来自哈佛大学的迈克尔·克默。
消息一出,有一本书立即上了热搜,那是巴纳吉和杜芙诺于2011年出版的《贫穷的本质》。该书讨论的是全世界都关心的贫困问题,曾被《金融时报》评为当年最佳商业图书。
论资历,三人在越老越吃香的经济学界谈不上重量级。巴纳吉与克默都是六十岁不到,杜芙诺作为巴纳吉的妻子,今年才47岁。她和丈夫也有幸成为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史上第一对同时获奖的夫妇。
三人获奖在学术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觉得,这届诺贝尔经济奖的含金量不高,好像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研究问世。巴纳吉夫妇擅长的领域是田野考察,他们并不属于那种整天坐在书斋里,只跟数学公式和统计数据打交道的经济学家。两人常年深入各个发展中国家,对当地人进行采访和调查,其中的成果之一,就是这本《贫穷的本质》。
贫穷是全世界关注的话题,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挣脱不了贫穷,有些人却取得了成功?《贫穷的本质》给出了怎样的答案呢?
1/5 贫穷的本质
在《贫穷的本质》一开头,作者就讨论了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我们该不该对贫穷国家进行援助。
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富国有责任援助穷国。哪怕仅仅是出于道义,发达国家也应致力于改善落后国家的经济状况。毕竟,实现人类共同繁荣,是我们每个人的理想,也是国际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过,这一观点正遭受越拉越多的质疑,有学者指出,援助非但无法改变穷国的命运,还可能适得其反,成为一个善意的诅咒。每年国际社会给穷国拨去的大量援助款,不是进入贪官污吏的口袋,就是被浪费掉,总之根本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更有甚者,一旦养成了对援助的依赖,穷人就会寄希望于天上掉馅饼,反而会变得越来越懒惰。
乍一听,这种说法好像很有道理,现实中也不乏类似的例子,但这是否能成为我们停止援助穷人的理由呢?为此,《贫穷的本质》的作者给我们举了某非洲国家的例子。
当地有个农民世代务农,他的生活非常贫穷。后来,慈善组织给他提供了免费的化肥。农民将化肥投入生产,获得了比过去多20几倍的收成。从此以后,这位农民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看起来,国际援助的确改善了他的处境。
但也有人对这个故事给出了相反的解读。既然化肥那么有用,农民在当初为何不用自己有限的资金去买一点点,然后用这些化肥来提高田地的收成,再用收成所得的进项购买更多化肥呢?如此循环往复,农田的收成就会越来越高,农民迟早有一天会脱贫致富。从这个意义上说,给予农民大量援助就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因为这等于遏制了他们持续奋斗的努力。
他们说的有没有道理?很多人会赞同,因为它似乎很符合发家致富的原理。你用最初的投入,换来一点点回报,然后用这笔回报继续投入,换来更多的回报,久而久之,你的边际收益将呈递增态势,从而实现一个让财富不断增长的良性循环,即系统动力学里所谓的“增强回路”。
很遗憾,这个假设虽然在逻辑上很诱人,但在现实中,尤其在广大贫困地区并不成立。原因就在于,要形成所谓财富增长的“增强回路”,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脱离了这些条件,实现财富增长无异于痴人说梦。这恰恰是很多沉溺于理论推演,却忽视现实的人常犯的毛病。
2/5 我们对穷人的偏见
脱离现实空谈理论的另一个结果,是我们对穷人生活的无知。
还是以国际援助为例。一方认为,给予穷人适当的补助能够激发他们的劳动潜能,因为贫穷会使人“知耻而后勇”。而反对者则坚持,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一次性把补贴花光,下次再申请新的补贴,对穷人可能是最划算的,既然有免费的午餐,何必还要奋斗呢?
两个结论分别基于两个相反的假设,一派把穷人看成是富有上进心的人,另一派则把他们视为懒惰且善于投机取巧的人。可惜在复杂的现实世界,这些假设都没有太强的说服力。
在《贫穷的本质》一书里,作者举了大量生动的例子,以反驳我们对穷人的固有偏见。
比方说,我们很多人都认为,穷人吃不饱,经常在挨饿。但事实上,作者对18个国家的穷人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食品消费只占农村极度贫困人口总消费的36%—79%,占城市贫困人口总消费的53%—74%。在80年代的印度,最贫困人群的食物开销占日常总开销的比例,竟然和富人相差无几。很显然,穷人并没有把钱都花在填饱肚子上。
那么,穷人的钱都花在哪儿了呢?其实和我们大家一样,很多都花在了一些看上去“没用”的地方。比如,哪怕穷人稍微有了点钱,他们就可能为自己买一台电视机,或者买一些特别的食物,例如高糖高热量的零食。想想我们为什么要看电视,为什么要吃零食?无非是为了缓解压力,要么就是给生活添加一点点乐趣。人和人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
除了日常的娱乐消费,作者还发现,很多农村地区的贫困家庭会把不少钱花在庆典上。尤其是宗教和婚礼,哪怕最贫穷的家庭,也会拿出相当一部分积蓄筹办一场宗教仪式或者女儿的婚礼。你可能觉得,既然他们那么贫穷,干嘛还要如此铺张浪费呢?实际上,正如城里人想通过盛大的婚礼彰显身份地位一样,贫穷的农民也需要这些富有仪式感的活动提高他们的尊严与生活乐趣。穷人和富人,在这种内在诉求上是一致的。
还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认为,穷人都喜欢免费的东西。但只要你读了上面内容的就知道,穷人的追求也是丰富多彩的。作者还举了个例子,为了让热带地区的贫民免遭疟疾的侵袭,慈善机构给他们发放了很多免费的蚊帐。但结果呢?当地人把这些蚊帐当做婚纱使用,玩得不亦乐乎!他们并非不知道蚊帐的作用,只想把它用在他们认为更有价值的地方。
不过,对穷人最严重的偏见恐怕是,他们消极懒散,听天由命,缺乏创业精神。所以发家致富与他们无缘,真的是这样吗?
3/5 创业维艰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里,创业精神总是与马云、乔布斯这些商界精英联系在一起。其实,创业根本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情。无论多么普通,多么贫穷的人,都会有创业的冲动。在我们身边,就有千千万万平凡的创业者。而在贫困地区,创业可能是一个人改善穷苦境地的唯一途径。
但是在这些地方创业并不容易,众所周知,创业是需要一笔启动资金的。而很多穷人甚至连给自己买三轮车的钱也凑不出来,还谈什么发家致富呢?
有鉴于此,印度政府曾鼓励一些私人机构向穷人提供小额贷款,以帮助他们实现致富梦想。一时间,众多小额贷款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作者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贫穷无法扼杀人们的创业精神,在偏远的乡村地区,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寻找各种赚钱的机会,他们并不缺乏商人的勤勉和对机会的嗅觉。那么,是否给他们一定的启动资金,这些人就能够创业成功了呢?
结果依然让人大失所望,很多人不愿意接受小额贷款,即使接受了,他们有能力做的,也仅限于开一家杂货店或者摆个地摊什么的,这些生意通常赚不了多少钱,却需要非常辛苦的付出。即便你把生意做成了,收入也不会显著提高,充其量只能一辈子在你的小生意里面打转。
贫困地区有很多类似的创业故事,你不能说穷人懒散,他们和你我一样起早贪黑,每天为梦想而努力。然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却无法实现财富的增长,终其一生受制于狭窄的格局中,是他们不够努力吗?是他们不够聪明吗?都不是。
为此,书中还举了个成功的例子,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浙江省绍兴市,有一个名叫徐爱华的女孩。她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很穷,她所在的村子曾送她去当地的服装设计学院培训一年。培训结束后,徐爱华赋闲在家,但她是个很有商业头脑的人,她决定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教授给别人。
就这样,徐爱华招收了大约100名学生,依靠收学徒赚来的学费,她买了一台二手缝纫机。最终,她将最优秀的八位学生留下,开了一家服装店。起初他们都在徐爱华的家里工作,但渐渐地,生意越来越大。到1991年的时候,徐爱华已经拥有60台自动缝纫机和一家大型的服装加工厂。创业八年来,徐爱华实现了每年70%的增长率。
国际订单接踵而至,不少世界级的时装品牌都找到了徐爱华,委托她的企业为他们生产衣服。就这样,徐爱华的生意风生水起,她在成功的道路上高歌猛进,成为了浙江省工商界的一位风云人物。
徐爱华的故事非常励志,在改革开放初期,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对此并不陌生。问题来了,同样是出身贫寒,为什么徐爱华成功了,而那些印度的农民却没有呢?
4/5 成功的条件
很显然,我们不能将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创业者的素质。其实在任何地方,都不乏徐爱华这样的商业天才,但决定他们成功的因素远远不止这一项。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要产生财富持续增长的“增强回路”,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我们从徐爱华身上看看有哪些条件。
在徐爱华创业初期,她曾经招收了100位学徒,并通过长期的实践与培训,筛选出最符合要求的八位,成为她服装厂的早期员工。事实上,光是培训这100个人,就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在今天看来,培养100位普通技工一点也不稀奇,但我们不妨设想一下,那是在怎样的前提下?倘若这100个人都是文盲呢?倘若他们对现代技术没有过任何接触呢?也许你仍旧可以教会他们如何做衣服,但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却要多得多。
为什么呢?如果这些学徒普遍接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能够读书写字和简单的计算,你就可以给他们授课,在黑板上写板书,并发放统一的教材,让学徒们在空闲时阅读,如此一来,传授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相反,如果你教的人连字也不识,你只能手把手示范给他们看,给他们画图样,做动作,直到所有人学会为止。
在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中,工人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的效率,因为这里需要大量的说明书与流程图,某些高级流水线甚至还需要英文。这也是中国制造崛起的原因。中国的基础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大军,也为徐爱华的服装事业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劳动力。
而随着事业的发展,徐爱华可以借助的东西就更多了。比如,当工厂越来越大时,她就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营销人员。当成衣的产量达到上百万件时,她还得有专人负责完善供应链的建设。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加入,而徐爱华所处的绍兴市,由于地处中国经济最繁华的长三角地区,则为她提供了大量类似的人才。
最后,光有高素质的劳动队伍,没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与通讯设施,徐爱华的产品就无法快速运抵一线大城市,她也很难从那里招揽高端人才。而所有这些,加上徐爱华的企业家精神,共同构成了她接下国际大单的基础。
也只有在这时候,徐爱华的事业才算开启了真正的“增强回路”,随着企业生产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向徐爱华的工厂集聚,这些资源包括高素质的人才,先进的设备,大量的金融资本和相应的配套设施。而资源的优化又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竞争力的优化,最终形成了一个持续增长的过程。
由此可见,要实现财富增长,光凭一两个点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关键就在于,得在一两个点的基础上得形成集聚效应与增长杠杆,否则发展就无从谈起。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开头那个非洲农民的故事,想让他脱贫致富,不是单靠多给一点化肥就能够解决的,更不能寄希望于这位农民的精打细算或者企业家精神,它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5/5 让更多的人摆脱贫困
我们今天谈论了关于贫穷的话题。现实一再告诉我们,贫穷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或者国际社会提供的援助不够多。而是一个人所处的环境,能否将他的潜能彻底发挥出来。
为什么贫困地区的人即使创业,甚至有无数人创业,却仍然摆脱不了贫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地区的市场是高度分散的,这种分散限制了市场规模与相应的分工,使得穷人很难组织起有效的生产,当你的分工处于低水平阶段时,你几乎不可能拥有专业化的技能,很容易就被人给替代掉。
其次,市场分散无法带来资源的共享。在徐爱华的故事中,她的企业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的优秀劳动力。当高素质的劳动力在一起时,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生产的技能。这就是知识的溢出效应,它可以带动生产能力的整体提升,用今天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和厉害的人在一起,你想不厉害都难。但是在贫困地区,由于人们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高,创业者很难享受到类似的溢出效应。
如果说溢出效应带来了生产技能的提升,那么聚集效应则决定了市场的潜力和容纳程度。市场规模,不仅是由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人数所决定的,更是由他们的连接关系所决定的。当生产要素流向使用效率较高的地方,并且不断加速这个过程,集聚效应就形成了。集聚效应有利于产生大企业,也有助于催生更加精细化的专业分工,从而为更多平凡人提供就业和创业的机会。
在一个分散化的市场中,即便有大量的参与者,由于没有溢出效应与集聚效应,也就难以培育出发达的产业链。这也是为什么,同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和印度,中国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而印度却没有获得相似的地位。
总之,贫穷不仅是穷人的问题,也不仅是富人的问题,它可能是你我的共同问题。想要让更多的人走出贫穷的泥沼,抽象的理论,廉价的同情或者有限的援助,都只是杯水车薪,它本质上需要从政府到市场的共同作用,让更多的穷人参与到这个繁荣体系的建设中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