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看到了一篇痛心疾首的报道:
5月15日,李文星在招聘平台上发送简历。
5月19日,收到聘用通知函。
5月20日,从北京前往天津入职。
7月8日,给母亲打最后一个电话说:“谁打电话要钱你们都别给”。
7月14日,尸体在天津静海区被发现。
名校毕业生遭遇求职诈骗,客死异乡。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却成了李文星家人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梦魇。
一份本以为是上市公司敲门砖的Offer,最终却引李文星走向了生命的尽头。而当初在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上与李文星联系的北京科蓝公司,只不过是一家冒名招聘的“李鬼”公司。
同样作为一个刚毕业的人,看到这样的悲剧发生,难免唏嘘。而正是因为这样事件的发生,不由得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社会。
02
求职之路,切莫心急
从报道中,可以知道,李文星非常迫切地想要得到一份工作。也正是因为这份心急,才让很多明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蒙蔽了心智。
在毕业季的时候,我曾经听到过这样的话语。是隔壁宿舍的一位同学,在和家长打电话,能听出来她的语气格外烦躁。
电话那头的父母应该是在催促她赶紧找工作,女生便一直叫嚷:你以为工作这么好找吗?你知道竞争有多激烈吗?你们能不能不要逼我了?还不如让我死了算了?
不久后,屋里便传来了女生撕心裂肺的哭声。
我非常能理解毕业季,家长希望孩子就业心切的愿景,我也非常明白当前市场下应届生要获得一个offer多么不易。
就拿我自己说,在毕业季的时候,我经历了实习半年无法转正的尴尬期,错过了校招,进入找工作迷茫的状态。随后陆陆续续收到不少面试邀请,拿到了不少邀约,也陷入了难以抉择的局面。
但是,没关系,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太注重在毕业之前就必须拿到一个岗位的言论。
只要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路走好,也才能不上当受骗,不会为决定而后悔。
03
招聘乱象,学会审视
没错,当前的招聘市场格外混乱,各类信息不完善不对称,甚至虚假消息猖獗。大学生虽说已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还是会被骗子与有心之人利用。
不管是智联招聘、51、BOSS直聘,所有平台建立的初衷诚然是打造一个和谐完好的招聘体系。但是随着公司数量增多,审查上的些许疏忽,常常会对求职者,尤其是职场新人产生巨大的误导与影响。
当然,我们在责备于外部环境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判断力,学会甄别事物的真伪。
拿我自己来说,求职季经常会接到许多大大小小的公司的电话。对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我通常都会谢绝,但对方依旧不依不挠,加大渲染自己公司的业务范围。
事后,我也在百度上搜索过这些公司,大多都是在地域较偏的居民楼里。所以重点提醒,这样的地方坚决不要去,去了能回没关系,最怕就是有去无回。
也告诫各位大学生,选择公司的时候,多上网搜寻信息。互联网时代下,这是最大的益处。
04
关键时刻,运用密语
在报道中,我还看到,李文星同学进入传销窝点之后的聊天记录,有些话语已经呈现出异常。这时候,作为朋友,作为家人,就应该提高警惕。
因此,有时候和身边熟络的人形成一种密语,是至关重要的。
我和我爸妈从小就有对暗号的习惯,当我小时候独自在家时,听到敲门声就会对暗号。这样的小秘密,在很多时候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之前在网上也有看到过,身处危难如何化险为夷的故事。即使是在被监控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通话中提到某位故去的亲人,说到前几天才刚见过面等等的话。
相信电话那头的人,稍有警觉,一定会明白你现在的处境。
05
希望李文星事件的更多真相早日查明,希望他在天国能够安息。
希望犯罪分子都能一网打尽,希望以这一人的惨案能为大多数人警醒。
最后想说,在我们完善了自身的情况下,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希望相关信息传递平台严格核实。
唯有如此,才能让悲剧不再上演,让我们的生活回归该有的平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