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学习、摘录自《技术管理之巅》
6.1 互联网企业的文化
6.1.1 互联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三流的企业靠监督人,二流的企业靠制度管人,一流的企业靠文化激励人。”这句话强调的是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来说,企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是人,而企业文化决定了你能找到什么样的人、留住什么样的人,“所有的失败,最终都是人的失败”。
互联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互联网的特点是什么?

关注体验:这是一个“用户体验至上”的时代,用户体验最核心的是“把复杂的变得简单,把昂贵的变得便宜,把收费的变为免费”,做到了这些就能够颠覆行业。
专注:少即是多,这是非常重要的产品设计哲学。1997年苹果接近破产,乔布斯回归,砍掉70%的产品线,重点开发4款产品,扭亏为盈,起死回生,2007年推出第一款 iPhone,苹果公司的产品畅销至今。
极致:极致就是超越用户的想象,诀窍就是“需求抓得准、自己要逼得狠、管理要盯得紧”。
快速:聚焦微和快,从用户出发、从细节入手、贴近用户心理,在用户参与和反馈中逐步改进。可能你觉得是一个不起眼的点,但是用户可能觉得很重要。
开放:互联网是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圈,生态圈的构建一定是各方参与共同完成的,不可能凭企业一家之力,所以开放是第一步。将各平台的资源进行对接和利用,能够产生出更多有价值的服务,平台的参与者越多,平台越具有价值。
共享:这是互联网最根本的精神之一,知识、经验、数据、人才等,有价值的资源都可以分享。但共享要遵守法律和道德准则,如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机密等是不能共享的。
协作:互联网改变了商业运作和组织管理的模式,出现了群体创造、众包、众筹等模式,使得合作的成本大幅降低,协作的需求被极大释放。
个性化:在产品和服务上,小众需求被极大地满足,大规模订制的生产模式得以发展,如Zara的“少量多款”和“快时尚”的理念。
跨界融合。当“微信”火了以后,中国移动说,搞了这么多年,今天才发现,原来腾讯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互联网颠覆本质上是对传统产业核心要素的重新分配,是生产关系的重构,从而提升运营效率和结构效率,抓住传统业务价值链条的低效环节,用互联网工具和互联网思维,去改造和优化,就有机会。
在了解了互联网的特点之后,我们来进一步分析,什么样的文化是互联网企业需要的?
放松和快乐。互联网企业的办公环境应该是舒适的、充满乐趣的,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灵感,创造出更多有创意的产品。
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成功的创新,将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回报。但创新的失败率是很高的,企业在推行创新的同时,要容忍失败,要鼓励员工对传统发出挑战,用更高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开放和包容。允许员工发表不一样的看法,以一种完全开放的心态去聆听,不过早下判断,不主观判断,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和无知,愿意承认别人有超出自己的知识、技能、认知等,并善于向同事学习,善于吸收别人的优势和长处。
沟通。提倡频繁的、非正式的、流畅的建设性的沟通,是企业建立创新文化的核心。这种沟通形式不是大公司烦琐的各种正式会议,而是一种随意的、有想法就找同事、领导聊天的氛围。频繁地沟通可以打破信任的障碍,激发工作创造性。
6.2 互联网大佬们是怎么打造企业文化的
6.2.1 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文化
阿里巴巴集团有六个核心价值观:
1.客户第一。客户是衣食父母;尊重他人随时随地维护阿里巴巴形象;微笑面对投诉和受到的委屈,积极主动地在工作中为客户解决问题;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即使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不推诿;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客户和公司都满意;具有超前服务意识,防患于未然。
2.团队合作。共享共担,平凡人做非凡事;积极融入团队,乐于接受同事的帮助,配合团队完成工作;决策前积极发表建设性意见,充分参与团队讨论;决策后,无论个人是否有异议,必须从言行上完全予以支持;积极主动分享业务知识和经验;主动给予同事必要的帮助;善于利用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和困难,善于和不同类型的同事合作,不将个人喜好带入工作,充分体现“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正面地影响团队,改善团队士气和氛围。
3.拥抱变化。迎接变化,勇于创新;适应公司的日常变化,不抱怨,面对变化,理性对待,充分沟通,诚意配合;对变化产生的困难和挫折,能自我调整,并正面影响和带动同事;在工作中有前瞻意识,建立新方法、新思路;创造变化,并带来绩效突破性地提高。
4.诚信。诚实正直,言出必践;言行一致不受利益和压力的影响;通过正确的渠道和流程,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批评意见的同时能提出相应建议,直言不讳;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不背后不负责任地议论事和人,并能正面引导;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客观反映问题,对损害公司利益的不诚信行为严厉制止;能持续一贯地执行以上标准。
5.激情。乐观向上,永不言弃;喜欢自己的工作,认同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热爱阿里巴巴,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日常工作,不断自我激励,努力提升业绩;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永不放弃,不断寻求突破,并获得成功;不断设定更高的目标,今天的最好表现是明天的最低要求。
6.敬业。专业执着,精益求精;上班时间只做与工作有关的事情;没有因工作失职而造成的重复错误;今天的事不推到明天,遵循必要的工作流程;持续学习,自我完善,做事情充分体现以结果为导向;能根据轻重缓急来正确安排工作优先级,做正确的事;遵循但不拘泥于工作流程,化繁为简,用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工作成果。
6.2.2 华为的“狼”文化
任正非说:“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饥饿的野狼。狼有最显著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永不疲倦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同样,一个企业要想扩张,也必须具备狼的这三个特性。”
华为的“狼性文化”可以用这样的几个词语来概括:学习,创新,获益,团结。用狼性文化来说,学习和创新代表敏锐的嗅觉,获益代表进攻精神,而团结就代表群体奋斗精神。
华为的企业文化,还有几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
1.以民族文化为基石。华为把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分解为可操作的标准,来约束和发展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以中高层管理者的行为带动全体员工的进步。在号召员工向雷锋、焦裕禄学习的同时,又奉行决不让“雷锋”吃亏的原则,坚持以物质文明来形成千百个“雷锋”成长,且源远流长的政策。
2.“群狼”文化。团结协作、集体奋斗是华为企业文化之魂。成功是集体努力的结果,失败是集体的责任,不将成绩归于个人,也不把失败视为个人的责任;一律同甘苦,除了工作上的差异外,华为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上下平等,不平等的部分用工资形式体现。自强不息,荣辱与共,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团结协作精神。
3.垫子文化。几乎每个华为人都备有一张床垫。午休的时候,席地而卧,方便而适用。晚上加班,夜深人静,灯火阑珊,很多人却不回宿舍,就这一张床垫,累了睡,醒了再爬起来干。可以说,一张床垫半个家。颜色各异、新旧杂陈的一张张床垫,载着华为人共同的梦想。
4.不穿红舞鞋。在《华为公司基本法》开篇,核心价值观第二条就做了如此描述:“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在任正非眼里,红舞鞋虽然很诱人,就像电讯产品之外的利润,但是企业穿上它就脱不了,只能在它的带动下不停地舞蹈,直至死亡。因此任正非以此告诫下属要经受其他领域丰厚利润的诱惑,不要穿红舞鞋,要专注于公司的现有领域。
6.2.3 小米的“米粉”文化
小米公司的企业文化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
“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文化,小米内部是没有森严的等级的,每一位员工都是平等的,每一位同事都是自己的伙伴。小米崇尚创新、快速的互联网文化。他们讨厌冗长的会议和流程,在轻松的伙伴式工作氛围中发挥自己的创意。他们相信用户就是驱动力,他们坚持“为发烧而生”的产品理念。
"米粉文化”是小米成立之初就极力塑造的粉丝文化,“因为米粉,所以小米”是雷军经常讲的一句话。小米让粉丝成为产品的代言人,去宣传小米的优点,去维护小米的品牌荣誉,所以说“米粉”成就了小米也毫不为过。
“饥渴营销”是小米最重要的营销文化,饥渴营销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最终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调高价格,更是为了对品牌产生高额的附加价值,从而为品牌树立起高价值的形象。
6.2.4 Google的“不作恶”文化
Google创始人的一封信,后来被称为“不作恶的宣言”,内容大概是:“不要作恶。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放弃一些短期收益。”
不作恶”是Google著名的10个文化信条中的第6条。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Google文化信条:
1.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纷至沓来( Focus on the user and all else will follow),如果所做的更改不会给网站访问者带来任何优势,则将坚定不移地予以拒绝;界面清晰易用;网页加载迅速;绝对不出售搜索结果中的排名位置。
2.精益求精,做到极致(It's best to do one thing really, really well),不做星座预测,不做财经咨询,也不做聊天,而是带领着世界上最大的研发队伍,心无旁鹜地攻克搜索问题。
3)快比慢好( Fast is better than slow),相信瞬间带来的喜悦。Google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努力让其用户尽快离开自己网站的公司。
4.网络需要民主的作风( Democracy on the web works),不依赖一组编辑人员或仅仅根据某个词汇出现的频率来为每个网页评级,而是将用户“投票”评为最佳信息来源。
5.获得答案不用困守桌前( You don't need to be at your desk to need an answer),世界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人们很难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角落。 Google在这一领域开发了多种创新技术,人们能够从原先不能显示网页内容的设备上打开数十亿个网页,以查看网页内容。
6.不做恶,也能赚钱( You can make money without doing evil),没有人能够购买更高的 PageRank(网页评级)。用户信赖Google的客观公正性,任何短期利益都不能够构成破坏这种信任的理由。
7.信息无极限( There's always more information out there), Google的工程师开始将精力转到那些不太容易获得的信息上。有时只是合并新数据库的问题,如添加电话号码、地址查询以及企业目录。有时却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工作,如增添可搜索超过88000万张图片的功能。
8.信息需求,超越国界( The need for information crosses all borders),尽管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但办事处遍布全球, Google的宗旨是帮助全世界的用户获得所需的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从 Google支持的35种语言中任选一种来展示搜索结果。
9.无须西装革履,同样认真执著( You can be serious without suit), Google的创始人一再声明公司所重视的唯有搜索。他们创建公司的理念是工作应具有挑战性,而挑战可以带来乐趣。对于在线服务, Google始终将用户放在首位;而对于日常生活, Google将自己的员工放在首位。他们重视团队的功绩,并为个人的成就而倍感自豪。
10.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Great just isn't good enough), Google不会将最好视为终点,而是看做一个新的起点。 Google与众不同的一点,就是在全球用户还未明确意识到自己的需求之前为其做出周密考虑,并开发出富于创新的工具和产品来满足他们的需要。这种永不满足现状的态度就是深藏在世界上最佳搜索引擎背后的终极驱动力量。
Google在办公环境备受推崇,网上有很多流传,就不敷述了。每名新到 Google的员工都将得到100美元,用于装饰办公室,员工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室中“恣意妄为”。另外,Google采用弹性工作制,Google的企业文化是鼓励创新,即使每项工程都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公司还是决定留给每位工程师20%的自由支配时间,让他们去做自己认为更重要的事情。但,Google的这一套,目前只能羡慕羡慕,因为Google的员工素质非常高,因为优秀的人才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因此无须管理和监督,给予充分的信任和自由,他们就能创新、贡献价值。
又,最近遇到两个腾讯的员工,聊天中问到:“从开始使用QQ、到经常使用微信,感觉QQ越来越被边缘化了呢?腾讯是怎么看这种现象的?”。对方答到:“一方面,QQ在青少年中还是有很大市场的,与微信有交集也有差集;另一方面,如果QQ真的死掉了,那它的团队就是没做好。腾讯鼓励内部竞争,在游戏领域更甚,一个创意有几个团队在相互厮杀,成功的都是强悍的,在内部杀不出来的、在外边也会失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