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是面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对于社交恐惧的朋友,可以表现在学校、单位等公众场合,在与人接触时,如面对领导、客户、异性、邻居,会感到无法掩饰的紧张、慌乱。有的人是脸红,有的是出汗,手抖等。紧张时的表现可以千差万别,但这并不是很多问题,它们的本质是社交恐惧。对于紧张恐惧的防御方式是,掩饰与回避。这是面对社会性情境的情况。另一个问题,是预期恐惧。就是对即将到来的社会活动,感到担心,不愿面对,思前想后。可能会回避。面对社交情境时的紧张,与不敢去参与,是社会功能受损,并为这种情况感到很痛苦,因为社交恐惧的人是渴望与他人交往的。如一个异性恐惧的人,内心是渴望接近异性的。对于紧张采取措施,会导致紧张。
对自己不切实际的期望,总是让自己很紧张。这部分的需求是社会化的结果,伴随着成长,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因此也越发难以掩饰的紧张。而婴儿的需求是简单的,此时此刻的,所以不会有成年人那样旷日持久的烦恼。
尽量不去在乎那些担心的事情,保持身心的平和,放松。你与事情是有界限对的,事情并不是你自己。这是智慧,不要自己承担。
对于担心的事不予理睬,通过正常的生活消耗掉这部分能量。
反治法是迎面而上的体验法,对于我们在乎的问题,无法放松,面对时有极度焦虑。做事或改变环境也并不能解决问题。
这时要放弃对自己的控制,也就是让情绪失控。让自己尽情的紧张,然后就会体验到放松,这是情绪的规律。杂念减少,没有起伏波澜,内心平和,宁静,腹式呼吸,气息柔和,肌肉放松,心境清爽,心智灵活,积极而有力量,精力充沛。
然后再让自己进行紧张的状态,再让自己进入放松,这样身心就可以掌控自己的状态。因为长期持续的紧张,可能忘记了放松,或者不会放松。很多时候,我们身心很紧张了,自己却不觉知。
1、要把理论应用到实际环境中。2、你此刻所在乎的,是你以后不会在乎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