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麦子黄,小蒜香

麦子黄,小蒜香

作者: 踏浪抓鱼 | 来源:发表于2020-04-30 23:49 被阅读0次

    农谚说“麦子黄,小蒜香。”麦子成熟的季节,也是我们小孩子到野地里挖小蒜的好时光。

    小蒜性野,生命力强,适应能力、生存饥力均不在荠菜之下,泼皮得很,野草丛中随处可见,二三寸高,墨绿色,细绺绺的,不用费时费力就可以挖到不少。挖小蒜通常用挑猪草的小锹,都是茎叶、根须一起整株刨起,挖的过程也就有了那么点讲究。不能贴着小蒜的根下锹,须在根外留出一点空档,长短根据小蒜的大小高矮估算,棵大茎高的,根也大也深,留的距离就要大一点。一锹下去,挖起一块泥土,敲松,再轻轻拔出小蒜,这样小蒜的茎叶才不至断掉,根须也会完好无损。小蒜的根洁白圆鼓,我们叫它小蒜朵子,与葱朵子一样的叫法,并不按大蒜根的叫法,称做大蒜头子、小蒜头子。“朵子”是一个整体,“头子”是分瓣的,可见大蒜、小蒜虽都叫蒜,实际上并不能算是一家。

    挖小蒜是孩子们的事,怎样吃则是大人们的事。我家一日三餐是奶奶烧的,我挖回来的小蒜,一小篮一小篮,绿油油的,都交到她手上。我奶奶手巧,她会做出不同花样的吃法。快捷又经济的是煮小蒜饭,先用盐将小蒜码一下,所谓码,就是短时间醃制,去荤味、去苦涩,泌去渗透出来的汁水,搅拌到饭锅里,待到饭熟了,一揭锅盖满屋香;普通的也是当地普遍流行的是炖小蒜,将洗净的小蒜放于坛罐中,一层层洒上盐,然后将口封严,过上十天半月取出一碗,放在饭锅里一蒸,兼有葱蒜韭荤荤的清香,可又不同于葱不同于蒜不同于韭,别有一种独特的滋味,那是农家饭桌上的家常菜,就着小蒜,我们小孩子一顿也可扒进两碗新麦顸子饭;奢侈的做法,是将小蒜和在面粉里,烙出小蒜饼,色泽黄绿相间,散发着小蒜与面粉混合出的异常浓烈的香味,隔得好远,就能钓出我们腹中的馋虫。还有就是用洗净的小蒜与鸡蛋同炒,集鲜、嫩、香于一身,可那是一般人家平常舍不得做的,炖鸡蛋里面可以加麦面玉米面,炒的话那得多少个鸡蛋呀,只能偶尔吃上那么一回。最奢侈的莫过于小蒜炖咸肉,可以说是我童年时无与伦比的美味佳肴了,吃上一次,口齿留香,回味绵长,那种感觉的记忆终身不会忘却。

    我故乡的居住习俗,大多是沿河而居。一家一户的房屋顺着河岸一溜儿砌到一块,民风淳厚质朴。吃饭时间,农家汉子捧了饭碗走家串户是司空见惯的事,见了人来,主家用筷子敲敲饭桌上炖小蒜的碗,邀道:“尝尝。”来人也不谦让,夹起一筷放入口中,咂咂,连声夸:“好吃好吃,不咸不淡,比我家的强多了。”便又夹了自己碗里的小蒜送进主家嘴里,主家品一品,说:“不错,也不错。”一顿饭下来,能走上两三家。

    那时乡村的孩子基本没有现成的玩具,更别说专门的玩乐去处,而童心是闲不住的,孩子们便自娱自乐、自寻乐趣,同样玩得兴致盎然、不亦乐乎。我们那时将目光落到树上、落到水里,也落到小蒜身上。小蒜不仅好吃,还可以给我们带来别有滋味的开心愉悦。中午,乘大人们歇憩,我们便拿上一个小玻璃瓶,悄悄溜出门,去地边野草丛中掐上一小把小蒜,聚集到盐碱疤上去钓小虫。我们那里临近黄海,土地为海潮裹挟的淤泥淤沙冲积而成,盐碱特重,放眼望去,盐碱疤比比皆是,大小不等,寸草不生。夏季赤日曝晒,冒出一层白花花滑腻腻的盐霜。盐碱疤上多小孔,那是一种形似米虫的小昆虫的栖息所。缓缓地把一根小蒜插进裸露的小孔中,轻轻捻或上下拉动,感觉小蒜顶部有了异物,慢慢提出来,便可见一胖嘟嘟的小虫紧紧咬着蒜尖。如此往复,一个中午,可以钓上小半瓶,妙不可言。相互间还要举着瓶子比一比,看看谁多谁少,自然是多的得意、少的沮丧,但并不影响钓虫的快乐。沉浸于乐趣中的孩子们,任凭骄阳似火,也浑然不觉,一夏天,会晒成个黑泥鳅。

    乡野的小蒜,沟通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显得亲切、和谐、温馨,如同天际边吹来的初春和风,给那时贫困、单调的乡村生活带来了一股融融的暖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麦子黄,小蒜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rk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