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了“三思而后行”之后,接下来就是确定你希望发生的事,即建立目标,然后列出可以促使目标达成的行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76201/c2a140afc9fdec89.jpg)
告诉孩子,目标就是你想要发生的,所以你要尽力去做,使它发生。例如,你与朋友发生激烈争吵,而你的目标是要维护友谊,那么你可以道歉,为他做些特别的事,或是答应不再做令他烦心的事。
孩子定出目标之后,应该列出所有可达成目标的方法。许多孩子选定一条路径,当路径不通时就会被困住动弹不得。你的孩子应该列出所有他自己有的或是他想象别人有的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对古怪可笑的主意不予批评。然后将不切实际的主意或是会引起其他问题的主意抛弃,或者孩子不愿意去做的主意也不予以考虑。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76201/5a36c2f366527693.jpg)
解决问题的第四步就是选择行为方式。告诉孩子,他一旦建立目标并列出所有能达成目标的方法之后,他就该决定哪一条途径可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法。决定过程的部分就是要比较每一行为方向的长处与短处。
长处就是从某一行为中可能得到的好结果,而短处就是从某一行为中得到的任何坏结果。结果就是从选择出的举动中延伸而来的行为或是感受。在列出长处与短处时,不仅要想到眼前的结果,也要想到长期的结果。三天之后,你对这个决定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一个星期之后会因你所做的决定而发生什么事呢?如果对同一情况有两个互相竞争的目标,那么考虑长处与短处就更为重要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76201/04960634cf381f2c.jpg)
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就是检查方法是否有效,有时候即使使用了第一步到第四步的仔细思考与计划,解决方式仍不见得如我们想要的有效,你应该告诉孩子不要就此放弃。如果他第一个计划不成功,结果并不是他想的,那么他可以从所列的单子中,选择另一种方式,再试一次。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76201/21b4a39a1a508b98.jpg)
最后我们来再次回顾一下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五步骤:
第一步,放慢脚步:停下来想。用冷静思维思考问题,不要用暴躁思维。
第二步,摄取观点: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第三步,确定目标:选择目标并且列下所有可能途径。
第四步,选择途径:每一条途径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
第五步,是否有效:如果解决方法无效,再试另一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