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永不眠,屠夫问候各位早安。
为什么投资者都热衷于探讨风险?
道理很简单 —— 收益是“赚得到多少”,风险是“赚不赚得到”。
抛开风险谈收益,就跟抛开剂量谈毒性一样不靠谱。
有人说,风险是收益的标准差,波动越大风险越大。
有人说,向上波动不算风险,向下波动才是风险。
投资大师们的风险观各不相同,屠夫曾经写过约翰·博格、霍华德·马克斯、杰里米·西格尔、伯顿·马尔基尔等人对风险的理解和观点。
今天,咱们再来聆听另一位大师的风险观 —— 以《赢得输家的游戏》和《高盛帝国》为代表作的查尔斯·埃利斯。
01 简单概念,多样理解
「风险」二字,如此简单,但是不同人的解释却是千差万别。
埃利斯博士认为:
风险,是指发生概率已知情况下的预期收益。
一个关键词:概率已知。
以保险行业的精算死亡率表为例,精算师没法预料老王在14年内会不会死,但很清楚1亿人里每年会有多少人死亡 —— 因为概率。
谈到了概率,又会涉及到另一个详尽的词汇:不确定性。
埃利斯认为,风险虽然和不确定性密切相关,但又有别于不确定性。
学术界人士在探讨beta系数和市场风险时,其实是在探讨不确定性。
投资者所理解的风险,一般可以分为4种:
第一种是「价格风险」。如果你的买入价格太高,那么你“高位套牢”的概率会更高。
第二种是「利率风险」。利率的上升幅度超预期,股票的吸引力下降,可能会导致价格下跌。
第三种是「企业风险」。管理层犯错导致企业利润下滑,股价应声下跌,这就是企业风险。
第四种是「倒闭风险」。这是最极端的情况 —— 企业倒闭、破产、清算。
埃利斯对「风险」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概念描述:
在需要钱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现金,
就像在沙漠里行驶时,汽油耗尽了。
02 可避免的和不可避免的
过去半个世纪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更受认可的风险划分方法。
投资者要面对的风险总共有三种,第一种不可避免,后两种可以避免。
不可避免的是「市场风险」。
所有投资者都要承担这种整体市场固有的风险,承担这种风险才能得到回报,绕不过去。
使用杠杆或者选择波动性大的证券会放大市场风险,反之则会降低市场风险。
但是无论怎么操作,市场风险会一直存在,无法避免或者消除,只能管理。
可以避免的是「个股风险」和「类股风险」。
这两者是可以避免甚至消除的,投资者完全不必要去承担。
个股风险比较好理解:某一只股票孤立地出现股价大跌,通常是企业自身原因。
某一类股票几乎同时出现股价大跌,很可能就属于类股风险。
类股风险不等于行业风险:很多股票同时属于好几个类别(比如A股热衷的“主题”、“概念”),这些类别都有可能带来类股风险。
不过,类股风险和个股风险有一个共同点:可以避免或者消除。
多样化地投资于不同板块和主题,可以将个股和类股风险降低到可忽略不计。
个股风险和类股风险都不是“不得不接受的风险”,投资者也无法通过简单地承担更多个股或类股风险来提高回报率。
只有在承担某种风险能带来真正有价值的回报增长时,我们才应该去承担
—— 也就是「聪明地承担风险」。
03 输家的游戏
大量的证据表明,个股和类股风险虽然很“刺激”,却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回报。
这个基本事实至关紧要,因为许多基金经理总奢望通过更高的“技术”、押中某些个股或者类股,以此跑赢大盘。
结果呢?
承担这类风险的投资者,只能等对手犯错才能受益,因为这是一场输家的游戏。
上图说明了3个要点:
第一,单一股票包含讲了个股风险(特定事件)和类股风险(局部市场)
第二,一般投资组合因为多样化投资,这两类风险只占一小部分
第三,持有几只不同基金的投资者,个股和类股占总体风险的比例更小
幸运的是,指数投资可以帮我们轻松地避避开个股和类股风险,因为指数基金复制了市场。
在「比谁犯错更少」的输家游戏中,基于指数的投资组合不会偏离总体市场,收益率也不会偏离大盘水平,本身就立于“永不犯错”的不败之地。
指数基金的投资者不需要承担个股和类股风险,因为指数基金能够分散投资板块和主题类股的风险,而成本极低。
04 风险和收益
“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 ——
这句话是错的,不过「风险」和「收益」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埃利斯看来,股票投资者的总体收益可以拆分成4个组成部分:
通胀调整后的无风险收益
投资于股票市场的收益
投资于某类股票的额外收益
投资于特定个股的额外收益
发现了吗?风险的类型和收益的构成几乎是一一对应的。
无风险收益通常以国债收益率来衡量,无论你是否投资于股票市场都能获得这份“免费午餐”。
股票市场虽然起起落落,但是本身会以收益来弥补,也就是「市场风险」背后的收益。
个股和类股风险虽然可以避免,但背后有额外收益作为利诱,自然吸引了无数投资者前去冒险。
注意了,正确的理解逻辑是:为了取得超额收益,投资者要承担个股和类股风险。
但是,承担个股和类股风险,并不意味着你必定能取得对应的额外收益作为补偿。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许多人只盯着幸存的“一将”,却忽略了沉默的“万骨”。
风险和收益联系如此紧密,埃利斯甚至断言:
在投资管理方面,
最关键的不是如何管理收益,
而是如何管理风险。
在管理风险时,我们实际上是同时在做以下两件事:
决定承担哪种水平的风险
坚持自己的风险水平选择=
承担哪种水平的风险,这是你投资的基本策略,必须慎之又慎。
慎重决定过后,无论市场状况如何,你需要始终坚持自己所选
—— 直到你的长期投资目标改变时,才能改变风险水平选择。
05 投资管理,管的是风险
埃利斯的主张简单明了:
管理市场风险,是投资管理的最主要目标。
投资组合的有3个回报来源,按重要性来看 ——
最重要的,是在投资组合中承担或者规避市场风险得到的回报;
其次,是在市场周期中保持和市场风险水平一致所得到的回报;
最后,是通过分散投资、降低个股和类股风险所得到的回报。
真正的投资风险,远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没错,从短期来看股票“风险很大”,但是只要时间足够长,几乎所有的市场风险都会被抚平,可观的长期收益会浮出水面。
我们也可以将投资风险按时间划分为短期风险和长期风险,而长期投资的风险显然更低。
短期投资的真正风险在于,你很可能会在股价低迷时被迫卖出 —— 标普500指数花了整整16年才回到1966年的点位 —— 只有耐心的长期投资者,才能赚到最后的收益。
当我们谈“风险承受能力”时,我们究竟在谈什么?
市场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人都能冷静考虑自己的选择,这并不能体现出你的风险承受能力。
市场出现极端情况,悲观氛围笼罩,大多数人屡屡出错时你仍保持理性决策,这才是真正的风险承受能力。
卓越的投资者,从来都拥有强大的风险承受能力。
长期投资者自带的“保险”,无疑加强了风险承受能力 ——
只要一直投资下去,市场先生在短期制造的价格波动,影响不了你。
埃利斯总结道:
最好的答案就是忽略短期波动,做长线投资。
06 写在最后
这是咱们第几次谈「风险」这个话题来着?
屠夫翻查了一下,自己至少写过9篇专门讨论这个话题的文章:
(略)
风险和收益,就像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屠夫带着大家广泛地阅读投资著作,了解不同投资大师的风险观,希望和大家一道博采众长,最终形成自己的体系。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所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