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可贺,拿到了日更20天勋章。
算一算,在简书依旧是个新人。
来了20天,更了20篇文章,写作4.2万字,获赞143,粉丝10。
成绩一般,但自得其乐。

日更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
首先是日更保证了写文章数量,无论是现写还是存稿,都得有点东西。
但是完成度因人而异,有人或许偷个懒凑凑字数,有人或许就要精心构思一番,洋洋洒洒几千字,再排版、插图,不知不觉就花了大把时间。
问题也在这,并不是时时有存稿,并不是时时有时间。
并且因为没有会员,也就无法定时发文,所以每天就必须更新,再看看文章、点赞、评论。
发完文章了,还在时时刷新,免不了思忖一番,为什么没人看,为什么没有点赞评论,是我写得不好吗,我是不是不该写东西......
日更的意义在于勤加练笔,是督促、是激励,而非令人无意义地贩卖焦虑。
如果确实没有日更的条件,完全不用强逼自己,想到了就写,有感而发才是真情流露。
日更对我而言,确确实实的利大于弊。
日更是一种“逼迫式”写作,即像完成任务一样每天写点东西。
人是有惰性的,一个月前我没有写作,也就这么过来了,可我把时间放在写作上,于是得了这4.2万字。虽说不是字字句句都好,或许几天后就转了主意,但都是我当下最真实的心境、一片肺腑之言。
日更教会了我观察。每天都保持更新,就意味着有内容可。简言之,就是肚子里得有货。
因为日更,我每天看书、看电影、吃饭、洗澡,甚至走在路上都在想素材。也因为这样,一切皆可为素材,无论是探讨一个角色,还是推荐一本书,又或是路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处处皆素材。
日更让我知道,原来我的生活其实这么丰富。
日更也“强迫”我学习。从前我每天也会写东西,或是所见所闻,或是书评、影评,但都是自己看,所以不太注意手法、语言、拍版等。
在平台日更就不一样了,这不是我自己的碎碎念,受众者是第三方。因而要学的太多,精炼自己的文字,文字就是招牌,内容即是王道。
还要适时学习一些排版,营销。这些实践远比看一些写作书,听人灌心灵鸡汤、成功学有用。
其次就是大量输入,没有输入哪来输出,平日里刷的微博、逛的b站也不再是漫步目的地打发时间,这都将成为我们的素材,进而构思组织,转化为文字内容。
总之,写就是最快提升方法,而日更就是最有效的督促手段。
别计较所谓的阅读量和点赞数,爆是天时地利人合,不爆才是常态。
数据不能完全说明一篇文章质量,别被数据捆了手脚,戴着镣铐起舞。不如心无旁骛,一心只为写作。
期待下一个日更50天勋章,也希望我们都可以心之所向,行之所至。
↓ 未完待续️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