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天,美团古城分店开业,让我写店铺文化,心里好笑,面铺子开的再大,也是“邻家”小馆,有啥文化敢说,可是,看着年轻人出出进进忙碌的身影,我沉默了。
记起了,陕西人袓袓辈辈吃面的“豪迈"场景,忆起了,黄河岸边一碗头茬链刀的一萝面粉,半碗还没澄清的黄河水,和岀来的手抻面,想起了,这十几年做面的种种辛酸,眼睛一下模糊了了,手也不停地在抖动。我找不到一碗面里的"文化”,只有苦涩。这些年,把一个小小的面馆,做出了一点气象,也算是对的起自己,对得起那些连续几个月每天都来光顾的老客人,面对这样的"铁杆粉丝“我都会把目光移开,不去对视,亲手做好这碗面。
我一直珍藏着先人留下的沾满汗渍的配方,可我,想公开的是一个终极配方,“用真心去做好每一碗面。"
你能做到吗?吃面的人是陌生人,吃面的人是一面之缘的人,吃面的人是抹了嘴要抱怨甚至骂娘的人,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你能用心做好开业的第一碗面,你能初心不改地做好这第二百万碗面吗?
我们正在做!
天好似漏了一样,雨,已经下了十八天。吃面的客人还是"如约"而至,走廊的铁栏杆上挂满了收好的雨伞,不停地滳着水花,临时拿来的几个大洗菜盆里被雨伞堆成了小山。平台的玻璃地板上,铺垫的纸板被急促鞋子带来的雨水浸透,一张张兴奋的笑脸已然忘记了脚下的湿冷。急迫的眼神混杂着此起彼伏的"喊号声“,点餐窗口挤满了人。尽管,每天都要面对这个景象,但连日的山雨,还是让此刻的画面有了些温度,内心有一丝伤感,悄然,手指碰到了一颗雨滳,我轻轻地在木桌上画了一圆。
一个年轻人说,“这家面馆,好多年了,我毕业四年了,今天,特意绕道来吃的…”
"哈哈,我们家亲戚五年前来旅游,吃过一次,前几天电话里还问起。"
"这开饭店呀,不易,有本事的人看不上,没本事的人做不来。“
一位老者说。
我知道,这不是他们要的"企业文化",于是,我又写下了一段"狗屁"文字:
西安油泼面,油与葱的碰撞,在秦椒中升腾,热烈而厚重;
上海葱油面,葱与油的邂逅,在酱油中相识,简单又风情。
吃碗油泼面,贫也不知愁。
吃碗葱油面,富能知其味。
一山,一海,一孤城,
一天,一刻,亦心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