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读书写点随感和涓涓说,仿佛自己对其他言语都丧失了兴趣和动力。自从决定努力达成一周一书的目标,感觉每天都过的火急火燎。电话依旧是关机状态,过滤了很多来自外界的干扰,微信沟通事项虽有不便但至少让自己可以更加主动的工作。
为什么说读书给自己带来火急火燎的状态?真正读书的时候并没有急躁,因为心都跟着文字在往前走。而是自己每天对读书进度的一种心态。每开启一本新书,就像是自己驾着一叶扁舟在狭长的河道里开启一轮新的征程。河道两边的风景充满不确定性。于是乎,我一有时间就想急匆匆的继续前进,心里期待着接下来的行程。长时间处于这种着急中让我感到一丝不对劲,又会下意识的安慰自己,下一本不会这样了。殊不知,下本复下本,下本何其多?
目前在读的是柏杨先生的《**的中国人》,所感所想一经发布直接锁文。所以书写变成了自己思维的一种梳理和加深,不做他求。悬挂在小学、初中教室里的“学海无涯苦作舟”,现在认同前半部分,“苦”字不敢苟同。觉得现阶段的自己是进入一个浩瀚的世界,深感自己的渺小。这种感觉是在图书馆工作看着那么多那么多书都没有带给我的冲击,现如今,不用看着实体的书本,在意识中我就真切的被众多的书所淹没,我想扑腾想遨游其中。
“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理论和实践解决问题”这些写在教科书上的标签,在读书的过程中让我产生了攀登的兴趣,那么多巨人谦虚的俯下身子甘愿让我们踩着他们的肩膀继续攀登,这是何等的幸运。
阿淼写于2023年1月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