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商学院《书评影评特训营》课堂笔记4
一、什么是纪录片?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提倡真实感捕捉生活的缩影,就是想要把生活的最真实的最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而已。
到了现代还有近代的时候发生了一些重大的改革和变化,所以和电视剧有着很大的区别,纪录片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去还原当时的历史所拍摄的一系列专题报道,不再仅仅局限于记录美好生活。
纪录片演变成为了专题报道,有一点像新闻的形式,给你传播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是以这种拍摄的方法记录下当时,还原当时的一个历史或者是历史形态的纪录片。
二、纪录片跟纪实片的区分。
纪录片是想要告诉你一个什么样的事,有年代或现实意义,也有报道的功能。
纪实片是根据原型人物或事件来改装出来,也是在告诉你某个人或者某件事,但里面有艺术加工的成分,更具形象艺术化,以故事的形式让人能够接受,并广泛传播。
系列的专题报道属于报道的一种传播形式,而电视剧是属于艺术加工没有报道的功能。
纪录片就是要告诉你一个什么样的是有年代和现实的意义,一般他在电视里也是按照集数来划分的,每集时间不会特别长。会放一些真实的影像资料来加深真实感还原当时的一个情形。
纪实片是有一个原型人物或事件改装出来的,就像一个加工过的东西,虽然也告诉你了一件事,但是这件事情大体是真实的。却更具有了形象和艺术化的效果。多以故事的形式流传,更能够让人们接受,更能够在人群里边广泛的传播,
都是以故事的形式,所以说纪实片是电视剧的一种。
写影评的时候还是要稍微的区分一下,抓住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纪实片的核心是艺术+真实。写纪录片的影评我们必须要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去选,不能为了写得多么的火爆或者是多么的引人眼球,就包装来包装去,包装的太过就失去了真实的意义,但是纪实片是可以稍微的包装一下。
三,记录片的分类
1,阐述事实类
比如《朝鲜战争》。比如《《生门》这是一部直击人心的纪录片,记录最真实的生育情况,在这里让人们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伟大,又有多少的魅力希望人们得到不同的精彩。
比如《长津湖战役》有一个纪录片和我们看到的《长津湖》电影是不一样的,纪录片里面采访了大量的抗美援朝的真实人物,以他们的视角来展开。
从这个直观感受上我们可能不能像纪实片上要看到这个被炮轰过的场面,看到人流血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但是我们能够更加的了解它的记忆和它的一个战役的真实情况。
2,参与型记录
这种记录片一般深受外国人喜爱,他们有许多冒险家也是记录家,一边在野外生存,一边拿着摄影机拍摄下某只乌龟的生活习性,或者鹌鹑如何下蛋等等。
像我们国内的也有一些娱乐类节目,如《出彩中国人》《我们恋爱吧》这类节目明星艺人参与的居多,都是最真实的现场记录。
3,观察型记录
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一边寻找吃店,一边介绍各种美食,并发出品尝后的赞叹,这种记录通常是一边观察一边记录,给人的感受也很直观。再比如《提提卡失序纪事》、《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等。
四、怎样区分纪录片跟电视剧的影评写法?
1.纪录片影评侧重思想跟真实性,以及时代价值。
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就是必须要事实求是地去评论和分析。不能把这个坏的说成好的,好的又说成坏的,必须要做到一个公正。
要评论一篇文章的时候要顾及到整篇文的内容,而不是让你顾及作者本人,或者是这个作者的社会地位怎么样,按照这个作者的社会地位去评论。
对于影片的评论事实就要做到客观的评价,全面的去评价,不能只看到某一个点就以偏概全。还要考虑一下这个导演他拍摄的意图,还有他的表演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
写影评的时候也不能直接评价,写纪录片影评的时候尽量的去做到一个客观公正考虑时代背景来写。比如《航拍中国》介绍了中国的山川地理人文面貌,拍中国其实就是介绍中国的人文地理。
多看一些纪录片对我们也是有很大的帮助,首先是审美方面的帮助,涨了知识,然后在写影评的时候就能够很好的把纪录片和纪实片区分开了。
像一些纪实片都是跟一些行政案件类有关的这类纪实片,其实也是比较的真实,和搬上大电影的这种纪实片还是不太一样的,但是我们也不用区分的特别细致,只需要知道纪实片和纪录片区别就可以了。
写纪录片的时候一定要顾及到影片的价值,人文的价值还有历史的背景。
2.电视剧、电影侧重点在于艺术价值跟共鸣点
纪录片是非常直白的,但是对于纪实片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来讲,只是从某一个真实的故事作为原型然后加工成了一个故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背景,但是它里边和纪录片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运用了一些借喻的修辞手法。
就好比红军长征一样是有象征意义的,这也突出了当时战役的艰巨性,它的表现形式主要就是还原了真实的故事加上虚构和一些修辞呈现给人们看的,让人们通过画面感了解到当时的战争的残酷性,这也能够让我们做出一个思考。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的幸福啊,是不是应该缅怀一下那些革命烈士,没有他们也许就没我们现在的好日子好生活,这个点就是共鸣点,也是人值得深思的地方。
电视剧始终是在技术具有价值感很强且有观赏性的这样的一部影片,它里面就会有一些虚构和编排的,降低了真实性还有更高的抬高了艺术价值,写影评的时候就不能够去按照它的真实度来写,而要从它的艺术价值来入手。
写纪录片的时候我们就要从它的真实程度和它的历史背景来写。刚好与这一点是相反的,写影视片的时候先要区分它是纪录片还是纪实片,然后再找到一个能够与人们建立链接的点去写。
比如芈月传就是一部大型纪实类的片子,里边有虚构的成分也有还原真实历史的部分,它是两者杂揉到一块。写这个影评的时候就要规避一些历史成分,比如有一些历史你可能不是特别了解,或者是觉得不能够写好,写不好的话可能会变成一个雷区。
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历史类的艺术片或者是历史艺术加工片,写这类影评的时候一定要从人物的命运出发,芈月的父亲是楚王,她的母亲是楚王的侍妾。芈月是在母亲生下她之后她们的生活过得非常的悲惨,她的母亲也是经常被人利用,也是因为身份地位不高,经常受到别人欺负。
这个时候芈月同父异母的姐姐芈姝就对她非常好,经常庇护她不让别人欺负她。芈月为了报恩,跟姐姐一块儿到了秦国,后来又经历了一系列的宫斗。最终成为大秦帝国的最高执政者。
这就是一个逆袭家励志家宫斗的艺术加工类的作品,那我们就要了解人物她的起点是在哪里?弱点又是在哪里?这个就是人物的弧光,我们要按照人物的弧光去写这部电影,可能会比你写什么历史更好一些。
看一看这个人物他身上有哪些发光的精神,然后还要制造他与读者的共鸣点。
是什么东西吸引了人们的共鸣?怎么样才能达到共鸣的效果?共鸣背后的意义又是什么?不要为了去找共鸣而共鸣。
写影评的时候也可以找出电视剧或者是电影里面能够跟你产生共鸣的东西来,能够跟你达成一个共鸣也很可能和其他人达成一个共鸣。只是他们以电影或者是电视剧或者是写文章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但我们是看到了他们表现出来的东西才产生了共鸣,在写共鸣的时候我们要去找一些案例来填充这种共鸣,让别人也跟着共鸣。在影片里面找这个共鸣点,如果找不到的话,也可以拿生活中的例子来填充一下,就会达到一个想不到的效果,不用刻意的去营造共鸣,自带共鸣关键就看这个桥梁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