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除了需要毅力和态度,更需要有新的学习方式来不断”挑战“自己的大脑,让它能持续保持新鲜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95783/80b0b1f7d745b3ef.png)
01
—
在我的免费社群中,有位朋友最近一直在日更写作。
每天都有自己的思考输出,每天都能写个500字左右,差不多已经坚持了25天。
我想为他的这种热爱学习的态度点个赞!
当然,这中间,我看他也表达了一定的“倦怠情绪”。所以,今天我更想给他“支个招”。
首先,我想澄清一个概念:喜新厌旧也是人的本性。
也就是说,不管做什么,如果我们一直接触同一样东西,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以后,大脑就会适应它,从而对它失去新鲜感,甚至开始厌倦与抵触。
就好像,哪怕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如果我一直都去品尝,最终也会对它失去新鲜感。
这让我想起了这次的大连之旅,第一次吃海胆饺子,确实惊艳无比,但连续吃了三顿后,就感觉不怎么样了。
同理,如果我选择的学习方式太过单一,我又慢慢习惯了这种感觉,那么我的大脑或多或少就会产生厌倦与抵触的情绪,于是我的学习成长就会受到影响了。
所以,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除了需要毅力和态度,更需要有新的学习方式来不断”挑战“自己的大脑,让它能持续保持新鲜感。
02
—
再举个例子。
我在大半年前开始使用Keep进行健身,当时定的目标是体重减少10KG。
软件中有很多减肥课程,一上来我就选择了“暴力燃脂”,天天进行锻炼。
刚开始的一个月时间,体重下降确实很快。
但到了第二个月,我虽然感觉到身体情况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体重几乎就没什么变化了。
有朋友就提醒我:长时间用一种方式锻炼,身体机能一旦适应了运动频率,就会慢慢形成“抗性”,减重的效果也就减弱了。
这个时候,我应该加上不同的锻炼方法进行交错运动:
比如一、三、五“暴力燃脂”,二、四、六“全身激活”,
或者同一天两种方法都用上,让身体机能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就不会产生”抗性“了。
03
—
以前我会认为,学习就应该是看书,看视频、听课、上培训班、或者请教他人。
其实,这些都是同一种学习方式--拼命向自己灌输知识。
而且,这种输入式的学习,从我上学伊始就占据了我意识的高度,
即使是在我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的时候,我也只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努力不够或者意志力不够坚定?
但作为一个普通人,长期面对单一的学习方式,产生倦怠情绪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近两年我不仅坚持输入知识,而且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创作”者。
比如,我获取到某些知识后,我会有很多思考:
“我应该把这些思考都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试着输出,让别人看到、听到、读到,一方面可以检验我是否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这样的输出,说不定对别人也有帮助?”
于是,我真的这样去做了。
一旦我试着去构思、取材、加工,输出,让自己经历了创作的整个过程,
那么我学习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我就像是在“玩“一种更好玩、更有趣、更高级的“游戏”,
自然,我也”享受“到一种更高层级的快乐。
总之,要想克服学习的倦怠情绪,让自己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就需要勇敢地去拓展创新。
这个过程就像我已经习惯使用了一件旧工具,看上去只有这些能耐了,但其实这还不够,我应当要为自己再找一件又一件新工具,让自己持续有新鲜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