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樊登老师出版了一本新书——《低风险创业》,他在书中说:很多人被“风险和收益成正比”这句话吓到了,创业是可以低风险的。
这似乎跟我们的认知背道而驰,我们一般都会认为,创业就是“高风险高收益”,创业成功的少,失败的满地都是。
那普通人真得可以低风险创业嘛?普通人如何像樊登老师说得那样“低风险创业”呢?
樊登老师个人的“低风险创业”模式不可复制, 就像樊登老师在《低风险创业》书中说道的一样:“任何创业秘密、商业节奏和团队管理手段,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和背景,都难以复制”。但是,普通人实现“低风险创业”并不是没有方法论和路径。
普通人“低风险创业”有一套落地模型,即经历“路径,验证,迭代”三个过程。首先,创业者需要选择落地路径,然后,再在该路径上验证项目,最后,根据外界市场反馈,再迭代项目。落地模型如下图所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4544368/df740cab284e05de.png)
在这个模型中,最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选择落地路径,没有路径,后面的验证和迭代就是“无米之炊”。
因此,我们重点来说明下落地路径,创业者在项目冷启动期间,有一套低风险、低成本操作的落地路径模型,如下图所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4544368/87345146e7a43072.png)
社群、活动、内容是目前创业者前期落地项目最低风险和最低成本的路径。这三种路径可以先单一操作,也可以两两结合,也可以三者融合。根据不同的项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项目操盘手的情况灵活选择。
社群
社群是最近几年比较活跃的项目落地路径,很多创业者,都是通过社群来完成早期项目的验证、迭代。如读书会社群、打卡社群、习惯养成社群、减肥社群,各类副业社群等等。这些创业者早期兼职的方式完成了对自己要做的项目的验证及迭代,低风险,低成本的启动,这种方式很适合普通人,普通创业者,在早期对自身的项目操盘能力及项目评估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社群完成早期验证,是很好的路径。
活动
活动,相信很多做阅读、读书类、个人成长类项目,做读书会活动并不陌生。很多学习、成长类都是通过活动来聚人、圈用户。
但也有人认为,“活动”落地有点慢。我要说,那是没掌握活动落地的诀窍。活动落地路径,不是为了办活动而办活动,也不是随意办活动。它有三条原则:
活动IP化:所谓活动IP化,即要把活动IP化、品牌化运作,比如做活动必须起一个与落地项目有关的IP名,持续用这个名字运作活动,让活动帮助项目验证、迭代的过程中,成为项目的赋能工具,帮助项目聚集资源、人才、资金等要素。打造项目传播的内容和出口。
活动体系化:落地项目的活动,要呈现体系化,主题为项目落地、验证、迭代服务,而不是无体系、无组织、无策划地随意运作。
活动雪球化:很多人会担心刚开始办活动没人参加,这个担心,就像写文章老是担心阅读量上不去一样。这个问题,往往让我们忘记了办活动的目的。诚然活动参会人数也很重要。但不要为了担心这个问题而不去很好的行动。刚开始人少没关系,要用滚雪球的思路运作活动。按照IP化、体系化运作,活动就会像滚雪球一样慢慢变大。
在互联网公司中,很多公司都善于做活动,比如做创投的微链,一年几场大型的城市链大会,一方面传播品牌,一方面聚集行业上下游资源。当然这里的都是大型的主题公关活动。但从这些公司中,我们就能看到活动对于公司品牌的赋能。
我们这里对于普通创业者项目落地活动,是IP化、体系化、系列化的中小型活动。具有低成本、低风险的特点。很适合普通创业者。
内容
未来一切皆内容,这句话,不是空话,也不是套话。而是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都适用,甚至会成为很多行业的盈利增长点。
比如,你做电商,直播就是内容的一种形式。比如你做摄影,摄影培训除了给你带来新的收入,还可以帮你吸引和圈住客户。比如你做室内装修,室内设计的培训,不断可以帮你找到合适的设计师,还能聚集刚需的装修客。
因此,内容成为了很多项目落地与种子客户接触的一种很好路径。让客户、用户参与到你的项目设计中来。
内容的组成形式包括文章、音频、微课、短视频、直播等。所有的项目在落地时,都可以选择把它包装成内容的形式传播出去,接受外界的反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