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漫长寒冷。洗漱毕,灌了热水袋,安坐于床头,静下来阅读,忘记了阳后的不适和尘世的纷杂,思绪游走在1965年8月的那个午后……
69岁的弗朗西丝卡去世了,她的一双儿女回乡处理母亲的后事。在清理弗朗西丝卡的遗物时,兄妹俩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母亲生前爱上了一个叫罗伯特的摄影师,他们在一起度过了4天。因为家庭和责任,弗朗西丝卡选择和罗伯特分手,此后她们一家四口平静地生活着。
母亲在给兄妹俩的信中写到:“在四天之内,他给了我一生,给了我整个宇宙。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想他,一刻也没有……我把活的生命给了我的家庭,我把剩下的遗体给罗伯特……”
而罗伯特在给弗朗西丝卡的信中说:“这样明确的事只能出现一次,无论你活几生几世,以后永不会再现……所有我能记起的一切哲学推理都不能阻止我要你,每天,每时,每刻 ……我爱你,深深地,全身心地爱你,直到永远……”
弗朗西丝卡和罗伯特两人仅相处4天,此后多年彼此热烈地渴望着思念着,直至生命终结。这样的结局看似遗憾,实则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种完美。在漫长的一生中,4天何其短暂,然而正因为有了这4天,此后的生命就有了不同。而且我总悲观的认为:假如不是4天,是4个月,4年或者更长时间,那么弗朗西丝卡和罗伯特的故事一定不会这样刻骨铭心,他们的爱情应该终归于平淡,消磨于日常生活的琐碎中。
毫无疑问,《廊桥遗梦》是一本精彩的书,男女主人公的故事写得很纯粹很唯美,像在讲述一个真真切切身边的事。只是禁不住会想:婚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现实中是否存在弗朗西丝卡和罗伯特这样的两个人,他们没有婚姻的枷锁,彼此之间也不是占有,却在余生的每一天相互拥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