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推荐读书笔记
红楼梦: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红楼梦: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作者: 走马兰台ZMLT | 来源:发表于2017-03-08 15:57 被阅读419次
图片引自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

1922年2月24日,正月二十八,是我奶奶的生辰。

日军侵华战争期间,我奶奶家的老宅被日军占据做了指挥部。

那时她才十几岁,自在的闺阁生活就此停止。

等我记事时,奶奶已经接近七十岁。她喜欢回忆那十几岁之前的富贵生活,细致入微的回忆给我的青春生活铺了一层浪漫的幻想。

后来读到《红楼梦》时,曹雪芹十几岁时被抄家,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骤然中断。

就像我奶奶很喜欢回忆曾经的繁华生活一样,曹雪芹用了一生的光阴都在写回忆。

回忆“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回忆“钟鸣鼎食,烈火烹油”,回忆“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抗日战争结束后,被“雪藏”(怕被日本兵发现)多年的奶奶,以二十三岁“高龄”做了填房,嫁给了我爷爷。奶奶在娘家时,族中排行第八,称“八姑娘”,她嫌“八”难听,又因是最小的姑娘,都称“小姑娘”。我爷爷的第一任太太娘家姓白,排行第二,称“二姑娘”。我奶奶成婚后,作为白家继二姑娘,也行女儿礼,每每去白家走亲戚,佃户家人都称“二姑娘”。

奶奶回忆的主要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做“小姑娘”时受家族宠爱,裁新衣、听戏,还有学绣花裁剪这些闺中技艺;另一部分是婚后做“二姑娘”去白家时遇到的新奇的见识,比如作为陪客去袁世凯家的花园游玩。

还有一些沉重的苦难,她不太愿意提起,比如被日本兵追赶时,“小辫子都跑直了”的惊恐,我三叔本是双胞胎,但当时已穷困至极,生生饿死一个;我爷爷被划成“右派”时,被人打死,她去收尸时七窍流血的惨状……她不提。

她一生坚强开朗,受尽苦难,也从不苛责任何人,从始至终都有着善良大气的风范。她从未在背后说过任何人的坏话。她的人生走到暮年时,越发怀念早年的美好时光。

晚年的曹雪芹居住北京西郊,经历了人生的艰辛,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境况时,还在“十年辛苦不寻常”地回忆曾经的繁华。

《红楼梦》中对衣服材质花色的描绘,令人惊叹,是只有“江宁织造”家的公子才能写出的文字。每每读到精致的服饰描绘,都能忆起我奶奶“宝蓝缎子的旗袍,大镶大绲”,还有她嫂子成亲时“凤冠霞帔,织锦的喜服”。

读到“茄鲞”“荷叶莲蓬汤”时,那繁复的制作工艺,我便能联想到奶奶精湛的厨艺。她是一个人能出席面的,家常菜也做得惊艳,槐花能蒸得轻软微甜,野菜能做得又鲜又嫩,一把豌豆也能先泡后煮上笼屉蒸出豌豆糕,举刀切块盛盘,香甜软糯,不觉多吃。至于煎炸烹煮,凉盘热菜,都是让人吃到光盘的。

他们都在回忆,回忆那逝去的美好的旧时光。

都说悲剧才够深刻,大团圆的结局总是庸俗。

可当真“悲凉之雾,遍披华林”,痛的是承载着记忆的人。

张爱玲在《红楼梦靥》中的《红楼梦未完》的第一段: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鲫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地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俞平伯先生在《辨原本回目只有八十》一文中写道:“《红楼梦》原书只有八十回,是曹雪芹做的;后面的四十回,是高鹗续的。这已是确定了的判断,无可动摇。读者只要一看胡适之先生底《红楼梦考证》,便可了然。”(见《俞平伯论红楼梦》92页)

都说“红楼未完”,只是它需要完结吗?

借用蒋方舟的书名“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红楼梦》的结局在前五回就已经写好了。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白茫茫一片大雪真干净……”

所谓“红楼梦”,对很多人来说,更注重“梦”。那一场青春的幻梦,在现实的困顿潦倒走投无路之中,还是希望沉醉不醒的。

当年我考上大学之时,对基督教不是很虔诚的奶奶还专门做了一场很多人的集会。那时的我,忽然感到后悔,后悔自己没有更努力地去学习,去考更好的学校。

也是那时我才明白,我的奶奶,是多么希望我能耀门楣、振家声,即使我是女孩。

所以,后来读到“兰桂齐芳”之时,我有点相信,如果是曹雪芹本人,不见得没有如此期望,期望家道复兴,期望家业重盛。

人事散尽、祖业凋零,他真的能一笔一笔写下所有的死亡、衰败和没落吗?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石头兄已回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诸金钗也已归至离恨天灌愁海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或许大梦初觉之人,会如刘备第三次到达草庐,于窗外听到卧龙诸葛一句吟诵: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此为开篇。

PS:

决定要写这个公众号之前,我问自己:这件事很可能徒劳无功,你是否还是要做?

我在正在看的纸稿旁边的空白处,写下了:即使徒劳无功,也还是要做。

因为,“我为的是我的心。”

2017.03.08

相关文章

  • 桃花源《美人图》107

    2014年12月4日,蒋方舟将携新书《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在全国高校进行主题为“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巡讲活动。

  • 红楼梦: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1922年2月24日,正月二十八,是我奶奶的生辰。 日军侵华战争期间,我奶奶家的老宅被日军占据做了指挥部。 那时她...

  •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如果说世间一切的存在,都有各自的宿命,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故事里要么光线流转,要么横流飘散,有时候要牵绊纠缠,有时...

  •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01 那个名叫大象书店的地方,隐匿在老街巷子里,蓝色调涂鸦的墙壁,外面铺展开一个硕大的遮阳伞,几张高椅,空气里弥漫...

  •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一、孤狼古月龙 多年以后,拉里公子再次想起最后一次在地铁站看见蚊子姑娘的场景,竟无论如何也无法在脑海中勾勒出她的摸...

  •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地球是圆的,可我想沿着一个方向走就会永远的离开。 钟表是圆的,可我想时间就会重新流转。 我不认为爱情也是圆的,可有...

  •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每天你都有机会跟别人擦身而过,你也许对他一无所知,不过也许有一天他会变成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 这是《重庆森林》的...

  •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在故事里的别人,在别人故事里的你,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始一段故事,就选择了所有经过和结局。 ——题记 曾经以为多...

  • 【读书】《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蒋方舟的这本小说我买了很久,一直没看。虽然最近阅读的主旨是多看“non-fiction”类书籍,但偶尔读读小说,对...

  • 读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首先说一点题外话,在我高二时,我第一次知道了有个作家叫蒋方舟。当时,听着朋友很欣赏地提起她,我心里也不禁对蒋方舟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bb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