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的内容是丞儿同桌在高一时写给丞儿的一篇“释冰表”。
那日收拾丞儿书桌时,见得一小便签,密密麻麻的字迹甚是赏心悦目。好奇之下,一览为快,看完之后更是觉得有趣。
问了丞儿之后方知,原是爱开玩笑的丞儿没深没浅,触犯了同桌的底线。遂有这一煞费苦心之“释冰表”横空出世。
前有出师表,后有释冰表。丞儿这个同桌真是可爱的有趣,有才的招人喜欢。对于被冒犯,态度明确、边界清晰而又不失礼貌的言述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又指出了丞儿的不妥,最终以宽容冰释前嫌。
丞儿见我对他同桌大感兴趣,也就顺势与我攀谈了起来。这个男孩叫王梦晨,班里功课中上,文学功底深厚,温文尔雅,谦谦君子,对美术颇感兴趣,平日看着不声不响,但是沉着、稳重,是那种胸中有丘壑的孩子。
这个孩子的气质果然和我料想的不差一二。我其实更好奇这个男孩子的父母。能养出这样的孩子,父母必定智慧超群。
这件事于丞儿的意义,不止是得了一个值得深交的好朋友,他也间接告诉丞儿,被冒犯时可以这样处理。
恰好有另一件事情可以放到一起来讲。
前几日,侄子被同学高某某打成了严重脑震荡。原因是,侄子“抢了”高某某的女朋友。几个高中的孩子,情犊初开,你对我有好感,我又对她有意,本不是什么大事。但问题就出在,高某某心里对女孩子不在喜欢他而愤愤不平,遂把怨气一股脑儿撒在了侄子身上。于是,高某某一言不发直接把侄子托到卫生间,对侄子扇耳光、踹肚子。第一节课后打完不过瘾,第二节课后接着打。
结果就是,侄子住院了,高某某记过处分。两个孩子耽误了十几天的课程。伤者父母痛苦、打人者父母焦急,还因此承担了小一万的医药费。最初气得想揍人的弟弟,最终只让对方任了医药费,至于营养费,陪护费一概不提了。但,还是郑重警告了对方,校方也给此后再也不会发生此类事情的承诺。这事就这么了了,俩孩子又重新回到了课堂上。
问题在于,是什么使得这个孩子如此暴虐,不问青红皂白就大人,得不到的就通过暴力来解决。当初,我断定高某某一定是被父母宠坏了的孩子,或者父母本身就是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果不其然,这对父母中年得子,爱的不行,父亲长期缺位,母亲做事没有原则,一味骄纵孩子。高某某跟王梦晨的有礼貌、有边界、宽容相反,他随意侵犯别人的边界、粗暴、不成熟。这是父母的责任。
这对父母尽管一直在道歉,但是却丝毫看不到诚意和担当。他们心里想的恐怕只是尽快取得伤者的原谅,好不耽误自己孩子的功课,而不是去思考自己孩子的行为模式时如何造成的?而这个孩子,在微信中跟侄子的交谈中完全没有因为给对方造成伤害的愧疚,有的只是在推卸责任。自始至终都冥顽不灵。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的爱,也就是溺爱,不叫爱,这是一种假以爱的名义对孩子的压榨和剥夺。给的太多,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使孩子在父母狭隘的爱之下,难以呼吸道外面的新鲜空气。内心匮乏的孩子如何应对纷繁复杂的人生?
著名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就会收获品格,种下品格就会收获命运。”
父母给孩子种的下什么,不是单单是拥有这样的想法,是看你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给孩子种下什么取决于一个父母的综合素质。成长从父母本身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