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讲台近20年,自我感觉课堂还是比较原生态的。因为我的课堂从来没有被他人翻来覆去“磨”过。哪怕参赛,也最多磨一两次,比起真正的“磨课”来,算是小儿科。
2009年时,别人磨课,我是“旁听生”。那时我每节都坐在教室后面,听别人试讲。因为“旁听生”的缘故,我总以一种学生的身份去体验。有时因为班级人数不多,会把已经学过的孩子又用来试讲。听到第四次的时候,我终于将思考化成文字,写了一篇《谁来为听试讲课的学生买单》(发表在《小学教学(数学版)》)的文章,引用部分如下:
既然是试讲课,就有很多值得原谅的地方。如导语不够精练,可以下来重新设计;某个知识点没有讲深讲透,可以下来重新备课;某两个环节衔接不自然,可以下来再斟酌;时间分配不恰当,导致新课未上完,作业没有做,可以下次上课时调整好时间,如此等等。应该说我们以一种宽容之心来对待试讲的老师,可是我们对老师宽容了,我们对听“试讲”课的学生就显得那么的不负责任了。对他们而言,试讲的内容如果是新鲜的,却在试讲老师的多处不如意下上的这节课,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试讲的内容如果是已经上过的,再让他们来听一次试讲老师的蹩脚表演,对他们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这也是不言而喻的。我曾听过一个老师为了参赛,试讲了五次,就连我这个老师都听得不耐烦更何况是正在成长的学生呢?可是我们的领导对此却津津乐道,他们称之为“磨课”。不过事实证明,把经过这样磨出来毫无瑕疵的课拿出去确实也能拿个好名次。但是学生一遍一遍地听老师说了上文学生早就知道了下文的课,对他们来说受到的伤害远不仅仅是浪费了学习时间那么简单,我们还怎么去探究学生的自主发展、引导他们的后续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呢?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自己思想的人,不是木偶也不是机器人,他们的脑袋需要我们老师提供完整的有条理的,而不是零乱残缺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毕竟学生不是土地,不能今年试验不成功我们期待明年,他们今年有今年的发展,明年有明年的道路。我们追求的教育应该是一次性的完美教育,而不是屡次的遗憾教育。
现在回头看这些文字,其实自己的认识还是有一些偏颇。任何一次教学设计,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但我们可以通过“磨课”去努力接近完美,不能说不存在就放弃我们追求她的脚步。
当我慢慢从一个旁听生“转正”,转到也能堂而皇之坐在磨别人的课的席位上时,我才明白,原来我为什么不能被“磨”?因为这个“磨”的确有“折磨”的意思,而上课的老师必须有“耐磨”的脾性。很明显,我没有“耐磨”的脾性,也就从未被“折磨”过。
最近的一次磨课经历,是去年10月。从10月8日到10月22日,整整5次磨课,我都置身其中。有时站在授课者的角度思考,有时站在专家的角度思考,有时站在教材的角度思考,但更多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这样的多向度思考后,就会发现磨别人的课,其实也能开自己的花。
“磨课”首先是磨人,磨执教者的品性、灵气、理念、悟性。没有参加过赛课的老师是没有发言权的,个中煎熬,真不是一个难字能说清楚的,如果是我,早就丧失了上课的激情了吧。人,真的要身处那个属于自己的“场”才会有切身体会,才会将自己的思考“逼”出来。一位老师告诉我,她为了参加一次讲课比赛,竟然试讲了18次。我惊讶的不是次数多,而是她说就算是18次试讲,正式比赛下来仍然感觉有些地方还需要改进,还可以再讲。学无止境,在这里是不是应了那句“教无止境”的话?我们的教学也是因为一次次的调整改进,才更趋于完美。这次的执教老师也告诉我,每次试讲都是莫大的考验,因为既要凸显改进上次的不足,又要将新的问题智慧地化解。更困难的是,每次都面对大同小异的教学设计,每次都将自己的缺点暴露在磨课团队与专家面前,这需要激情,也需要放得下的心态。
现在每当置身这种“磨课”的场合,我都会问自己能做到吗?我之所以怕“磨”,其实是自尊心在作祟。一遍一遍地聆听别人的试讲,也在心里一遍一遍地说服自己,放得开的教学姿态,不怕露底的教学心态,才能让我走得远一些,走得快一些。所以,我在慢慢地接受被“磨”,有了这样的机会时,能坦然地接受,这算不算开自己的花儿呢?
每次“磨课”结束,我们都要坐在一起聆听专家的意见,没有专家我们就表达我们的感受。为了让自己学到更多,课堂的倾听和观察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专家的发言,也并非全盘接收,而是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一面。轮到自己发言了,就一定是结合学科本质和学生情况去谈。磨别人的课,我们也在一次一次经历思考,这又算不算开自己的花儿呢?所以,那次磨课结束,我写下了下面这段话:
我认为“磨课”也是在磨执教者能快而准确地寻找到教材、学生、老师三者之间的一个契合度的能力。这个度每节课都是不同的。课堂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地方,也许唯一不变的是教材的点,就是教学目标。但是教学目标也要随着学生的情况不同而发生变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明了学生会有哪些问题,会在哪些地方出彩,经过试讲后只能大体预设的。当然也在磨老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技巧。怎样处理预设与生成,怎样去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怎样将教学目标巧妙地和学生实际相融合,贯通,展开,才是我们实施“磨课”的真正目的。
“磨”完别人的课,我的思考还没有结束。很多时候,我总是将自己和别人做一对比,想想别人的优势和自己的劣势,然后去努力寻求方法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用心读懂班里的每一个孩子,这又算不算开自己的花儿呢?
泰戈尔说过:“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头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那什么能使我们的课堂臻于完美呢?我想,是磨课吧!我们的课堂,要想立意高远一些,承载厚重一些,是不应该排斥磨课的,毕竟一个人的智慧很有限。“磨课”其实也是磨一个团队的战斗力,磨一次课,不光上课教师有收获,参与磨课的每个老师都应该有所收获。
“磨”与“被磨”,是一件双赢的事儿。这样想着,我就很自然期待我被“磨”的时代快些到来!因为我还想开出属于自己个性的花儿。
【此文写于2015年,现在看来,还是非常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