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正论

作者: 三昧草堂 | 来源:发表于2021-06-14 14:31 被阅读0次

邪正论

钦安祖师在写《邪正论》之前,就写了两篇短文来分析邪正,一篇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辩解》,一篇是《“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辩解》。前一篇,分析了阳八味也即金匮肾气丸的病理病机和用药差误,既是火衰,又用阴药,互相矛盾;后一篇分析了六味地黄丸的病理病机,是为邪火伤阴立法,非是为阴虚火旺立说。这两篇短文,就已经为郑钦安“正邪说”奠定了基础,也为其“正邪”之论理清了思路。下面,我们就归纳一下郑钦安《正邪论》的核心思想。

1、什么是正邪?

钦安云:正也者,阴阳太和之气也;邪也者,阴阳中不正之气也。

2、正邪的特点。

正气的特点:正气只有不足,没有过盛。

邪气的特点:邪气只有旺盛,没有不足。

正气,没有什么多说的,关于邪气,我们主要明白两种错误的说法,不要被其混淆了视听。一种是阴盛的说法。阴盛不是指的真阴盛,而是指的阴邪盛。一种是阳盛的说法。阳盛也不是指的真阳盛,而是指的邪热盛。

最后,对《正邪论》这篇短文中的两句话,做一下注解,一助大家理解:

一、“有余不足,都是邪踪。”有余者,邪气之盛也,这点容易理解。不足者,乃正气之不足也,为什么也是邪踪呢?我们分析一下,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正虚之处,即是邪之所在。比如阴虚,真阴之虚,实由元阳不足不能化阴而引起,人体内之阴不能为阳所化,就会变为阴邪水湿痰饮等,所以如此说。又如阳气不足,阴邪(水湿痰饮)自然产生。人体那一部分虚,邪气即在那一部分存在,所以说有余不足,都是邪踪。关于这一点,钦安祖师还有论述,他说,正气亏损在哪儿,内外之邪就在哪儿窃发;又说,正虚而邪始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阴阳偏盛,具非正体。”意思是:阴盛也好,阳盛也好,说的都不是元阴元阳,而是邪气。

明于以上邪正的特点,方可言郑卢,否则,犹梦梦中也,其中至理,总不能彻,临证自然狐疑不明、犹豫不决,郑卢医学,实难以进行到底也。因为理且不明,法方药自然便无基石,根基不建,终为空中楼阁也。

2019/7

相关文章

  • 邪正论

    邪正论 钦安祖师在写《邪正论》之前,就写了两篇短文来分析邪正,一篇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辩解》,一篇是《“壮水...

  • 郑钦安《邪正论》随笔

    郑钦安《邪正论》随笔 平时同行之间交流,发现许多人在讨论病情时,不辨邪正,有时说邪为正,有时说正为邪,邪正混淆,令...

  • 《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原文翻译及诗评

    原文 【学士院试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 论曰:为《谷梁》者曰:“成天下之事业,定天下之邪正,莫善于《春秋》。”...

  • 正论

    【原文】 世俗之为说者曰:“主道利周。” 是不然。主者、民之唱也,上者、下之仪也。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唱默 则...

  • 《反经》正论

    《反经》正论 【原文】 议曰:《反经》、《是非》、《适变》三篇,虽博辩利害,然其弊流遁漫羡,无所归宿。故作《正论》...

  • 玄关正论

    ――来源于道教 玄关,为丹道中的重大研究问题之一。历代成道祖师对玄关均有精辟之论述,...

  • 荀子·正论一

    【学究】 荀子《正论》分两篇进行解读。 荀子以为君子就是大众的领唱,大众的榜样,要站出来带领大家施...

  • 荀子·正论二

    【原文】 世俗之为说者曰:“尧舜不能教化。”是何也?曰:“朱象不化。” 是不然也:尧舜至天下之善...

  • 技术的正论

    梅兰妮女士的观点,我学习了!人工智能与区块链都需要数据支撑。 但数据不是万能的。就像人离开手机可以照样活下去,离开...

  • 大义奇正论

    —— 情、智源起与盛衰之变 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合而不同为正,是常态。同而不合为奇,是非常态。 常言道: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邪正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fl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