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份,这个月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广泛阅读相关阅读技巧类的书籍,总结出相关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自己能够快速掌握一本书的核心内容,从而在阅读中有更多的收获。
6月份阅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是一本经典的阅读教科书,后来市面上出现了各种五花八门的阅读技巧其实都是从这本书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今天阅读关于检视阅读的部分。
什么是检视阅读?为什么要进行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是一种高效快速的一种阅读方式,区别于精读。检视阅读就是通过快速浏览阅读书籍的方式,掌握一本书的精髓和要点,从而区分这本书的价值,从而判断是否在进行下一阶段的分析阅读的方式。
检视阅读有三个优点:
1.帮你快速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花时间仔细阅读,从而节省大量阅读的时间。
2.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找到书中核心价值部分内容,能更快速地抓住一本书的精髓和重点。
3.这是一种主动阅读的方式,可以避免在阅读中分心或者打瞌睡的情况。
4.不管多难啃的书籍,都可以轻松快速掌握其中一些要点,不再是看到读不懂就望而却步。
检视阅读有几种阅读方法?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检视阅读分为两种: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粗浅的阅读。
方法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阅读步骤: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了解这本书的主题内容以及类别
(2)研究目录页
检视一下目录页,我们就会明白整本书的结构是什么?重点章节在哪里?辨别出这本书中的重要词汇,从而明白我们想要做的是什么?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快速评估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的范围,以及这本书的书籍种类和作者。
(4)不妨也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我们可以将书中的主旨摘录出来
(5)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把书打开后,东翻翻西翻翻,念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多。一本书的最后两三页是不可以忽视的。
方法二:粗浅的阅读
阅读方法: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第二种方法阅读适合平时晦涩难懂或者相对比较专业的书籍。
其实以上这两种阅读方法都是让我们主动去发现书籍的脉络和重点,对这本书有一个初级的印象和判断。从而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基础。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阅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有所收获?
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要做一个主动阅读者。如果想通过主动阅读的方式可以有所收获,就要做到——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这也是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与毫无要求的阅读者之间最大的差别。
关于一本书,我们一定要提的四个主要问题是哪些?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我们要找到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开展这个主题的?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到从属的关键议题来的?
(2)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想办法找到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本书对于自身是否有价值的一个判断。
这四个问题适合于任何的读物。如果我们每次阅读过程中都会提出这个问题,并知道如何精准、正确地回答问题,这样我们就会在阅读中一直有所收获和成长。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
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而要让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去写下来。
这句话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或者书评的重要性。只有当我们知道一件事,并且自己可以用语言清晰、明了地表达出来,才算是真正看懂了这本书。所以,阅读不只是读的事情,它还包括了反思以及输出。
如何做读书笔记?
书中介绍了一种直接在书籍上直接做笔记的方法:
(1)画底线——标注重要的内容或重要的句子。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强调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
(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 ——强调书中十分重要的声明和段落
(4)在空白处编号——对于分论点按顺序进行编号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页码——强调书中其他部分有相同的观点
(6)把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
(7)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
记下所思考的问题或者答案。
总结:
1.我们在真正阅读一本书之前,必须要先进行检视阅读,从而了解书中主旨的情况下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2.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想收获越多,就在阅读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并在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3.读书的过程中要学会做笔记。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成为一名真正的阅读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