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我继续发动车子,但还是有疑惑一直盘旋在脑海。
“庞玮为什么要用三年前娱乐圈那件事件的人物,写进小说当中?”
三藏道:“可能他对于那件事,始终耿耿于怀,还没放下。”
“也是,毕竟是他的曝光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他也因此被舆论所影响,从而被迫退出自己所在的行业,他一定是恨死了凌晓和徐珊珊这对夫妻。可是他又怎么会知道,其实凌晓早已经和徐珊珊离了婚,他的报道并不属实,这所有的后果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啊。”
“善哉善哉,正所谓,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世事无常。”
“那庞玮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纯粹是为了泄愤?还是在影射什么?”
“不得而知。”
“你也不知道?那你还说有所发现,难不成只是这个吗?”
“我一直在寻找小说和现实的联结点,或许这可以说明一些什么问题。”三藏说道。
“对了,其实我也忘了和你说一件事。”
于是我将今天我到学校和白小斌家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三藏听的时候也不停的叹气,“没想到庞小同学,竟有如此的遭遇,真是可惜可惜。”
“关于庞玮患有有人格分裂,我也有一个猜测。”
“是吗?你说说看?”
我说出之前想好的,庞玮两个人格,并且可能写小说和实施犯罪的,不是同一个人格的猜想。
“你依旧认为庞先生的妻子是被庞先生所谋害?”
“嗯...慢着,你这话怎么讲?这不是你上次对我说的吗?”
“哦?有这回事吗?”
我知道三藏开始装傻了,“他有精神分裂,是你的猜测啊,昨天刚说的你忘记了?”
“话说,没有明确的证据是千万不能随便下以定论的哦。”
“我靠?你诓我啊?”
“阿易,其实我今天找你,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三藏话锋一转。
“你别转移话题啊。”
话刚说完,就已经到了目的地。
“我没有转移话题,你随我来我有东西给你看。”
于是我们下车,随三藏上了楼,我倒是要看看是什么。
三藏边走边道:“上次你走之后,我在网上搜寻了庞先生的微博,看了他平时所写的那些文章。”
“怎么说?”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篇随笔,写于那件事发生后的一年。”
“哪件事?是关于曝光凌晓出轨事件?”
“没错,那篇随笔我看他表露的情感真挚,应该是他发自肺腑之言。”
“到底写了什么?”
“你听我细细和你讲。那篇随笔,大致的内容是庞先生在一年后重新回首当年,反省自己。他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是造成当年的悲剧因素之一。”
“他居然还点良心未泯?”
“同时他在文章中强烈谴责那些并不知情但却大肆搅局的网友,对他自己以及受害者家人造成的伤害。在随笔的最后,他还特意对凌晓表示了深深的歉意和同情。”
“哦?还有这种事?”
“他认为凌晓退出娱乐圈,他确实有责任,但是同时自己也被迫转行,在这一点上,他们似乎是遭遇了同样的厄运,并且他们还有一点相似的地方在于,都是拾起了以前的行业,从这一方面来说,也可谓远离那个是非之地,从而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切。”我有些不屑,“他还真会抬高自己啊,一下子把自己从肇事者变成了受害者,就怕凌晓不会对他有这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吧,还不早就恨死了他?”
三藏摇头道:“我觉得那倒未必是他为了躲避责任而说的话,从文字里的言语中,他认为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那些好事看热闹的旁观者。”
“你真的这么认为?”我走上电梯。
“毕竟那是事发一年之后了,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他如果真的为了洗白自己,也错过了最佳的时机,我倒是愿意认为这是他的心里话。”
我想想三藏的说的,还是有道理的,三年前的悲剧,是徐珊珊母女出了车祸,但是按照常理来说,凌晓那时候已经和她离婚,名义上讲,并不算出轨,徐珊珊理应也不会太过于伤心的。但实际情况来看,徐珊珊大有可能是受不了周围人的眼光和网上人们的说辞,而导致的开车时候的分心,使得悲剧发生。
“那庞玮在后来的小说中,还把当年的受害者写入了小说当中,又是为了什么呢?”
这时候我们已经走到三藏的工作室门口。
开门进去的时候,三藏又道:“这正是我想和你说的。”
“什么意思?”
“这样吧,我先给你看那篇文字。”于是三藏走到办公桌前打开电脑,操作了一番。
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网上那篇文章,仔细一看,确实是庞玮写的,而且发表于两年前,名字起的也很随意,就是叫“感想”。
大致的看了一遍,也的确如三藏所说,情感表达比较真实。
“这下你该信了吧?”三藏道,“我说的可否有误?”
“好吧,就算如你所说,可那又怎么样?能说明什么?”
“我们话题再来到这本小说上如何?”
“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一直在说三年前发生的这件事,难道真的和现在发生的一系列命案有关?”
“不。”三藏笑道,“我只是单纯的和你讨论,这本小说的问题。”
“这本小说...有什么问题?你说明白一点,我真是越来越糊涂了。”
“庞先生所写这本古宅凶灵小说的结局,是主人公赵晓天自身患有精神分裂症,从而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是不是?”
“嗯,这我还没忘。”
“其实庞先生这些年一直都没有走出三年前这件事对他的影响,我能有所感受。如果当初他是以凌晓为原型来写小说中的人物主人公赵晓天。刚才那篇文章表达的意思也非常的明确,他对凌晓抱有歉意和同病相怜之感。既然凌晓就是赵晓天,赵晓天就是凌晓,那么问题就在于,他在当初在设定角色的时候,还会设定凌晓为凶手?”
我皱眉,“你这个角度,有点刁钻啊?但是你凭什么认为他就不能这么做呢?”
“我们可以做个假设,你也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下这个情境。比如是你来写一本悬疑小说,你如果恨一个人,而且非要把这个人加入到小说当中,你会为他安排一个什么角色呢?是凶手还是受害者?”
我毫无疑问的道:“当然是凶手了,而且作恶多端,阴险狡诈的那种,我肯定会给他安排这一个定位!”
“没错!如果一个人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一方,你又会给他安排什么定位?”
“那也不用说,肯定是受害者了。”
三藏拍手道,“你和我想的一样!常人都会不自觉的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带入到任何一件事中去。现在你再来看,既然庞先生把男女主人公这么重要的角色,在他们的名字中都有影射凌晓和徐珊珊这两个人,那么代表他对当年那件事肯定还是耿耿于怀了。而且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也是他在事发之后重拾自己的文学生涯的第一部作品,所以在我看来,会具有其他的意味。”
“那你的意思是他的这本小说,表面上是悬疑的故事,但是有其他的内涵在里面?”
“古人常用借文学的武器来讽刺和批判,又或者是表达自己的心声,我想庞先生也不会例外,从他以前所有文章的字里行间,我能嗅到这样的气息。”
我开始慢慢察觉到他要表达的意思了。
只听三藏继续道:“你说他的小说中有讽刺意味也好,又或者是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也罢。凌晓和徐珊珊,在他看来,都是受害者。所以我大胆的猜测,那么在小说中,也是一样。”
“你是说,就那本小说而言,‘赵晓天’这个人不会是凶手??”
“正是。”三藏肯定道。
我头开始乱了,“可是...庞玮都把结局都写出来了,都已经完结了,他不是凶手,你从哪里看出来?小说里有?”
“不是小说中有,而是庞先生所写的,所谓的结局,恕我直言,根本就是假的!”
“什么?”我大吃一惊,“你说他写了个假的?为什么要这么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