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一代沟”,我认为有代沟就是因为认知的差异。
晚上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奶奶吐槽幼儿园老师给孩子梳的辫子不好看,说幼儿园老师都不会梳头发。
我默默的听着,却没有告诉她,早上我就给孩子梳的这个辫子,幼儿园老师只是照着我梳的,在孩子睡午觉起来后继续给孩子梳的头发。
这其实也可以说是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可我更想用认知差异来解释。
百度百科说,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
孩子奶奶觉得老师给孩子梳的辫子不好看,其实这就是奶奶的感觉。而我给孩子梳那样的辫子,是因为我觉得好看,这其实也是我的感觉。
也就是对同一事物,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明明都是客观的、同样的事物,为何每个人的感受不同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认知过程不同,才导致我们对同一事物认知不同。因为认知是人的认识过程的一种产物。
一般说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联想、思考)等都是认识活动。认识过程是主观客观化的过程,即主观反映客观,使客观表现在主观中。
说白了就是,我们用自己以往的生活经历、记忆、知识储备等来对某一事物进行判断。就像奶奶用自己对“好看”的理解来判断幼儿园老师给孩子梳的辫子是否好看。
奶奶已经50多岁了,而幼儿园老师不过20几岁,用三岁一代沟的方法来计算的话,奶奶和幼儿园老师之间十个代沟,她们对于“好看”的理解必然是不同的。
奶奶年轻的时候或许对于“好看”的理解就已经定型了,对于现如今的“好看”自然会有不理解的地方。即便是年龄相仿,也对“好看”常常有不同的理解,年纪差异大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所谓“代沟”并不仅存在有年龄差异的人之间,即便年纪相仿,也会因为认知差异导致认知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