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苏东坡和恩师欧阳修喝醉酒躺在竹林,眼角噙着泪水!
听闻这一幕,我心头猛然一颤!或许这就是大家吧,或许这才是诗人吧,能在40岁的年纪依然有细腻的感情!依旧三十多岁的我,常常感觉情感麻木,失去了曾经年轻时节的焦喜无常。不禁想面对故人,我会情感激动吗?
或许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是诗作者们宝贵的气质吧!但是他们也是官员,也日日操劳百姓的柴米油盐,也有亲人孩子的繁琐,却依旧不失做诗、做文章的情怀!
为什么他们能在凡尘俗世间保持心灵的一方诗意?可能他们没有电视,没有手机,只有诗书相伴,有自然相伴,有孤独相伴,故而常常做思考吧!
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这些历史文人,他们仅仅是文人吗?他们也是官员,每天做着枯燥繁冗的工作,但工作结束后依旧回家读书!可见,古往今来,所有成大业者,都是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苏轼一个大文豪,一位诗才斐然的文坛大家,这样的人不是俗人,但是他却做得了俗人做的事,和难民一起修建房子,下厨做饭,坐在钧瓷窑厂和工人一起聊天,正是他的这种入俗,才让他变得不俗!他虽有才,也不把钱放心上,但他是一个深入柴米油盐生活的人,所以他才是一位体恤百姓辛苦的官员,而不是纸上谈兵的官员!
一位做事儿的人,不能是一个只会读书、只会做事儿的人,必须是一个懂得人情世故、深入柴米油盐生活的人,这样的人做事儿才周全、稳妥,不然总是容易激进或者偏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