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九讲《儒林外史》一、吴敬梓的生平(下)

第九讲《儒林外史》一、吴敬梓的生平(下)

作者: 尊道贵德Layla | 来源:发表于2022-11-27 16:57 被阅读0次

吴敬梓本来就看淡钱财,但是家庭内部成员对他所应得财产的觊觎,使他特别的反感。他干脆就大把的挥霍,祖上的遗产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随着他的这种挥霍,几乎丧尽。这段时间,他一方面来往于家乡和南京,涉足于各种花柳风月之地,广泛的结交朋友,随意的散发钱财,向求助的人肆意挥霍,使得他在家乡的形象,就成了一个败家子的典型。

他自己的词里说,乡里传为子弟戒。再加上这几年他科举上又不顺利,连续几次乡试都没考中,这样也遭到了族人和亲友的歧视。他越来越感觉在家乡很难待下去,所以在他33岁的时候移居南京。当了36岁,当时的安徽巡抚赵国林推荐他,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博学鸿词科是科举时代的一种特科考试,主要是由地方长官推荐,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参加考试。

吴敬梓参加了地方上的考试,但是在等到要进京廷试之前,他生病了,没有去参加这个考试。但最后由安徽巡抚赵国林推荐去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的人,其实一个也没有录取。事后,吴敬梓对自己没有去参加廷考反而感到庆幸。吴敬梓到了南京之后,已经陷入了比较困顿的生活。主要靠卖文和朋友的接济来维持生计,家里经常揭不开锅。但是吴敬梓性格豪爽,并没有因此而消沉。

《儒林外史》的创作,应该是他到了南京之后,在他40~50岁之间这段时间创作完成的。他在南京还做过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和一些志同道合者修建先贤祠。先贤词主要是祭祀从吴天太伯以下230多人,就是历代的吴地的先贤。因为要修建祠堂,资金不足,吴敬梓还把自己老家的房子卖了。吴敬梓晚年客居扬州,最后病逝在扬州。

《儒林外史》的创作大概是在吴敬梓40岁到50岁之间。这个时期正是他经历了家境的巨变,而对世事人情有深切感受和洞察的时期。吴敬梓除了《儒林外史》的创作之外,他还写了不少的诗文。他的《文木山房集》原来有12卷,现在保存下来4卷。这是吴敬梓的创作概况。

从以上我们对吴敬梓生平和创作的介绍,可以看出来吴敬梓经历了家庭的变故。他自己的人生也经历了重大的起伏。应该说吴敬梓所经历的家庭的变故和他自己人生的起伏,并不是由外在的力量所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个人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他是有着对社会对人生,有独立思考和清醒认识的一个带有思想家气质的文人。《儒林外史》这部小说,恰恰体现了吴敬梓这种思想家的气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九讲《儒林外史》一、吴敬梓的生平(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kk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