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说“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可对于自己的情绪,我们又了解多少呢?情绪是很多面的,它往往很有欺骗性,连我们自己都被骗过了,识别不清它的真实面孔。
法国心理学家米歇尔·拉里韦用一本书的时间,详尽地向大家罗列并解释了情绪的各种面孔,这本书就是《情绪的81张面孔》。

在这本书中,她尽可能严谨地区分了情绪类别,并指出了人们对于情绪的不少误解,例如,我们很容易把不是情绪的东西当做情绪来面对和处理,最终的结果当然不尽如人意。同时,在本书中,她教我们区分防御性态度背后那些被掩埋、被压抑、令人感到害怕的情绪。
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像内疚、焦虑这些我经常会出现的状态并非情绪,它们只是我自己压抑情绪的结果。这简直令我大开眼界,仿佛打开了一本关于情绪的“百科词典”。
作者把情绪分成了四种类型,分别是单一情绪、复合情绪、反情绪或情绪阻抗的表达以及伪情绪。
每种类型都包含了很多我们经常会出现的具体情绪或状态,但我们自己感受到的和想到的词汇经常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够精确。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会忍不住地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关于内疚的那部分介绍:
她将内疚分为了良性内疚和不健康的内疚两种,良性内疚类似于后悔,面对这种内疚,我们勇敢地承担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就可以了,并努力去弥补实际造成的伤害。
而面对不健康的内疚,也就是掩饰性内疚,需要在精神上更加独立,学会对自己和他人都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够不再产生罪疚感。具体到做法上,我认为就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如实地向对方表达清楚,坦率而真诚。
我这个人就是不太会表达自己,总是容易想得多,说得少,总觉得别人会懂得。可其实自己不说清楚,对方怎么会懂呢?有时候对方还可能理解成完全相反的意思。
还有关于如何面对焦虑,如何面对矛盾心理等等,作者都通过具体的事例,用通俗的语言把抽象的情绪管理一一介绍给读者。
我觉得,看过这本书后,我好像重新认识了一次自己,心里的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郁结也多多少少找到了出口,起码我知道它们是怎么回事了,也有了勇敢去面对那些情绪的勇气,因为躲也躲不掉呀!
如果你也想重新认识一下自己,想要更加了解自己,不妨看看这本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