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38:关系就是一切——来自关系的“召唤”】

【038:关系就是一切——来自关系的“召唤”】

作者: 淡定的老大 | 来源:发表于2019-04-21 23:20 被阅读0次

    【038:关系就是一切——来自关系的“召唤”】

    “人活于世,关系就是一切”。

    这几期,咱聊聊以下话题:

    一、关系是人最本能的需要

    二、人在一段让自己舒适的关系中,到底在享受着什么

    三、面对关系,为何选择回避

    四、如何在关系中收获舒适和满足感

    这是第二期,本期,主题是“人在一段让人舒适的关系中,到底在享受些什么。”

    让人舒适的关系,对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哪怕未曾拥有,亦会苦苦寻求——当然,能否寻到,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1、令人舒适的关系满足了人最本能的需要

    被看见,人也就感觉到“爱”和“被关照”。

    而人都希望被看见,当人的感受、体验、思绪被他人看见了,人会感觉自己的感受、体验得到了回应,由此感觉到“自我”的存在,自恋(我存在,我是好的,你能理解我)的需求得到满足,满足感油然而生。

    在关系中寻求“被看见”,甚至最好是“有一双爱的眼睛在注视着我,看到我的一举一动”,这一点在一些成年人身上也可以看到。

    比如说,有这样的例子:自说自话的人。

    记得有一次看我妈去学咨询师课程,里头有位学员很有意思,看上去喜欢自言自语而且自说自话,其他学员和他交流的时候,会明显感觉“这人怎么这么怪”、“他完全没有和我交流”,因为他只是自说自话,不管他是否在和人交流,他仿佛只在乎自己怎么说,并不在乎是否有人在听和回应,也并没有留意其他人到底在说啥。

    直到后来我才对他的行为有所理解,有这样的可能性,他是一个“很少被看见”的人。我推测,在他的成长经历中,可能他的养育者也有同样的毛病,只是给孩子灌输大道理、叨叨不停地诉说自以为是的教诲,注意力只放在自己身上,几乎不会在乎孩子的反应,哪怕孩子发言,养育者也会用自以为是的了解打断。于是,他在成长过程中也学会了自言自语这样的模式,因为渴求被看见,然而无法实现,进而他也自说自话地表达,不关心别人的反应,反正不怕被打断,至少可以发出“我渴望被看见”的信号,而不像和曾经的养育者相处时候那样,连发出讯号的机会都不给你。

    遗憾的是,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虽然他发出了“渴望被看见”的讯号,但一般人既没有能力识别,也没有义务去帮他,他的需要的自我表达不会有回应,更不会有真正的理解,如果运气不佳……可能至今他都还活在“自说自话”和“不被看见”里。

    被人听见,被人看见,这是人本能的需要,在一段让人舒适的关系里,在别人的回应和理解中,我们其实是从别人的回应中确认了自己(我是好的,我是被人理解的,有人关照我,我感觉到了爱),由此获得了满足感。

    虽然是这么说……但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个个体,常常被忽略,别人对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你就是无法“被看见”,越是需求不被满足,求而不得,心中的渴求变得更旺盛,即便不曾拥有,还是念念不忘。

    2、在令人舒适的关系中,人得到疗愈

    一份让人舒适的关系,给人身心以滋养,可以疗愈一个人,让人的本真得以舒服地伸展。

    我们常见的关系,有两种模式:“我与你”和“我与它”

    a、当我放下了我的预期和目标,而与你相遇,我的本真和你的本真相遇,这时候的关系就是“我与你”

    b、当我把你看作是实现我目标的工具和对象,关系就是“我与它”

    “我与它”的关系,在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最典型的例子是社会生活,比如说职场,所有同事,不过顺便一起做事,在工作关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目标也有共同的方向,日常互动可以理解为“团结协作”,也可以说叫“互相利用”以达到各自的目标,仅此而已。

    “我与你”的关系,常见于亲密的私人关系,比如说高质量的伴侣关系,在一段这样的关系里面,不存在控制,也不太会可以用各种知识和本领“逼你就范”(争夺权力宝座,我说了算),我只是让带着本心的我,和你的本真相遇。

    在“我与你”的关系中,人可以展现自己最自然、真实且不做作的一面。一方面,这时候人是最放松的,因为不需要费脑筋维持一个虚假的人设;同时,人也可以看到些许自己的本真,增进对自己的认识并得到疗愈。

    用两个形象的例子:亲子关系

    A、“我与你”: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从心底欣赏小孩,愿意用爱的眼睛看见小孩的举动和感受,并且愿意做一些事情,让小孩获得更多轻松满足成功快乐,不附带任何条件。

    在这样的关系里,人是可以感受到爱,并且被滋养,感觉自己越来越有力量照顾自己的人生。

    B、“我与它”:父母对孩子是有条件的关注,比如“你必须考试考100分,不然我就……”、“别人家的小明做到了……,你也必须……,我才给你……”

    在这样的关系里,最不幸的一种,是父母嘴上说“爱你”,实际上和小孩建立的是“我与它”的关系,想着办法“控制你”,在这样的关系里,人是感觉不到爱的,能感觉到的是“被控制的不舒服”,严重点的就是感觉“一直被压榨”、“总是必须去……”“又总是难受,看不到尽头”,能理解这个,相信读者也不会奇怪为什么“有些父母那么爱小孩”,结果小孩在极端情况下选择轻生。

    因为,没有人喜欢被操控,更别说还是必须扭曲自己以适应长期被操控。

    有条件的积极关注这指的是:(“你必须做到条件A,我才允许给你奖赏B”),其实是在用奖赏和利益引导人做出一些改变,让人为了得到好处去做一些事情、扮演一些角色,如果要做的事情跟人自己内在的期望一致还好;如果人总是为了追逐奖励而扮演“虚假人设”,可能也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虚假人设”可以理解为“角色扮演”,因为日常互动的时候,人获得的关注大多是有条件的积极关注(这指的是:“你必须做到条件A,我才允许给你奖赏B”),人的本真自我很容易隐藏,甚至被扭曲。

    如果要说的形象些,就是“我知道演一个什么角色容易讨喜,可以拿到更多好处,然而我演戏演的太久,面具完全摘不下来,我甚至都没意识到我其实带着面具,遗忘了我本来的样貌”,比如说就有这样的结果,和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脱节。

    如果读者还记得曾经提到过的“内部评价体系”和“外部评价体系”,就很容易理解问题在哪儿。人长期活在“别人的看法里”,总是“要怎么做”、“应该怎么做”。一来,屈从外界的评价,总是压制自己,容易活的很累很压抑;二来,维持人设需要花费很多心力,耗散了用于照顾自己的力量,难以在生活中获得更多轻松和满足。

    在一段让人舒适的关系中,人感到了理解、被接纳和爱,在一段关系中感到放松和舒适,可以“安全、自然、无防御”地呈现自己的样子,从而慢慢地放下防御和“虚假人设”,开始坦然、真诚地重新体验自己的重要体验,慢慢学会接受自己的体验,重新和自己的身心建立联结,和感觉牵手,慢慢有了勇气,做抉择和行动的时候,尊重自己的感觉,用“内部评价机制”。(因为人的潜意识是通过感觉和人沟通的,当人可以真的和感觉牵手,人也就可以沟通潜意识,让意识和潜意识很好协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照顾自己的人生)

    令人舒适的关系,让人在关系中得到滋养,修复和自己感觉、体验之间的联系,被隐藏和忽略的“真我”呈现出来,人重新拥抱自己的生命力,同时也习得了更健康的关系模式(如果是这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的人),拥有了爱的能力,由此得到疗愈。

    3、在令人舒适的关系中,人可以更好地“做自己”

    “做自己,成为你自己”。

    让人活出生命的色彩,尽可能有效地调动自己的力量过好自己的人设,把自己的潜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还可以获得更多轻松满足,这是很多人都曾期待过的。

    引用一句话,“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在令人舒适的关系里,人感受到“被爱的眼睛看见”,同时也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终于可以在一个环境里感到安全,可以慢慢放下防御,安全、自然、无防御地呈现自己,让人的自我得以摆脱之前的各种压抑,得到解放。同时,人也被爱滋养,也有了勇气接受自己的体验,以及尊重自己的感觉,并且遵从自己精神胚胎的声音,走向成为自己的道路。

    这时候,人不仅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让自己获得充分的发展和成长;同时不存在太多力量耗散,更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生,在每一天收获更多轻松满足,最终更可能在有一天回顾自己的经历,觉得自己拥有过成功快乐的人生。

    人寻求令自己舒适的关系,其实是在寻找“爱”和“自己的生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38:关系就是一切——来自关系的“召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ns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