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南方靠着一身正气御寒的冬天,晚上起来上个厕所,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场思想的反复争斗,除非逼得实在不行了。其实,我们生活中何况不是这样,困难无处不在,不管干什么,只要一开始行动,首先遇到就是没完没了的困难。
但是,只要自己觉得值,挣扎着熬过来之后,再回头看这些困难,反而成了自己成长奠基石。在这样前提下,从自己所获、从发自内心来说会感谢这些困难。可是从当时感受,从自己处在行动时环境之下,谁愿意遭遇没完没了痛苦、随处皆是困难呢!
巴不得立马就能舒适哪是必然,从本能反应来说渴求捷径、巴不得速成哪是必然。冬天在我们这些地方毕竟没有暖气,有些时候确实屋里还没有屋外暖和,被窝里面的世界跟把手伸出来,根本就是两个世界。如果能够忍着,哪再忍会儿,不也很正常。这符合我们的本能需求,被窝里这么暖和,被窝之外又那么的冷,聪明人自然都一样,从选择来说。
但是,逼得太紧,实在不行了,活人总不能被尿死,被窝里的温暖与立马上厕所相比,哪后者自然更重要。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困难自己为什么要去解决。我们为什么要翻过这座山,不是我们愿意去受罪,去吃苦,而是要到山那边,没有办法,必要要咬着牙、忍受着腰酸腿疼,在持续行动之后才有可能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不会是享受,只有经历这番痛苦之后,才能达到自己目的。如果忽略了过程,妄想没有痛苦,轻轻松松就到山那边,从想象来说,的确很美,真要是事实的话,必然会让自己付出更高代价。遭遇困难,面对痛苦时,从感受来说,其实谁都一样,毕竟都是人。
有了困难、面对痛苦时,人与人之间还真不一样,有的人在行动之前,想法也一样,目标也一样,可一旦行动起来,有了困难,自己必须得承担痛苦,付出代价时,就把这些在行动中所得到痛苦体验认为这就是自己努力之后所得结果。
明显就与自己当初想象不符嘛,虽然付出了这么多,依然是这样一个情况,自己还干什么,再持续行动下去不是傻嘛!一旦这么想,放弃肯定也是必然,聪明人选择来说,自然都是一样。明明就在让自己受罪,如果还坚持的话,必然就会让自己继续痛苦下去,也就是说如果还不放弃,前面依然有无数困难在等着自己。
但是,同样是处在这样一个阶段时,有的人看见情况又不一样,在行动时的遭遇也一样,由明白这些不好的感受不是自己想要达到目标,只是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必然需要付出的代价。只要自己在面对未知时,必然就会有这样一些遭遇,是自己想要达到目标必须付出的代价。
更关键是自己只要行动起来,能够在行动中不断思考,改善方法,随着时间推移,只要没有放弃,只会离目标更近。而且只要自己能够忍受着痛苦,顺利实现目标时,除了达到目的地,还有就是积累了经验,自己如果再次面对类似情况时处理时相对第一次来说,必然是游刃有余。
假如自己没有这样经历,因为遭遇到困难,对未知恐惧使得自己觉得没有安全感,就半途而废了。所得到的除了沮丧之外,还有就是自己没有这些克服困难经历,想要有所成长,哪肯定也不现实。损失与收获差别就在于自己在遭遇困难时选择,是立马放弃获得更多安全感重要?
还是挣扎着不断去解决问题,直至实现自己目标更重要?如果从立马做下判断与用长期眼光来看,所得出结论肯定不一样。如果只是顾着眼前的话,哪自然是让自己不再痛苦更重要,而且只要自己停下,好像立马就能解决问题了。这也是本能的做出决定,当然,这真是事实吗?如果从当下那一刻来看,也的确是事实。
如果把时间拉长,从长期来看,哪情况又不一样了,立马就不痛苦了,压根就是假象。表面看不做就不痛苦了,立马就让自己舒服了,可问题就不存在了吗?如果自己不去翻过这山,始终就到不了山的那边,问题是自己目的不就是爬过这山,然后到山那边嘛,自己也只有克服在去山那边的困难,在实现自己目标之时,才能自己有所进步,能更快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