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阅读一本:罗伯特•西奥迪尼的一本心理学书籍《影响力》这本书已经看了三个月,里面很多经典案例,从抓住人心理学的角度,让我们看清有些手段被一些人利用,从而导致上当,教我们如何辨清真伪,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有利于我们的一些销售手段。
今天刚好读到最后一章“稀缺”,就想分享一下。
“物以稀为贵”,这句话常常会出现在我们耳边,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一个物品,在有很多的时候,大家都不会去在意,甚至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的东西,只要出现一些这个物品要变少,后面可能会断货,我们自身就会对这个物品产生好感,甚至觉得它的质量,性价比都是很值得购买的。其实到后面你身体行动起来,买回去之后,有时候都会问自己为什么要买它?有什么用吗?
这就是我们对物品稀缺的心理学在作怪,每当有东西获取起来比以前困难,我们拥有它的自由受了限制,就越发想得到它,很少会意识到逆反心理带来的这种想要的迫切感,而只知道自己想要。而且,人不会对一个短缺的东西更有兴趣,而是会对以前充裕,突然变得稀缺的物品更紧张,担心失去,再也拥有不了。
从而,许多商家都会饥饿营销,想让信息变得宝贵,不一定要封杀它,让它变得稀缺就可以。
当遇上这种情况,我们还是需要冷静下来重拾理性的眼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问问自己:你需要它吗?为什么想要?如果你买来只是想要拥有它,那我们就应该为它的的稀缺性来判断该为它出多少钱。倘若答案是你想要了解他的功能(吃它,喝它,用它)那我们必须牢记一点:物品无论是稀缺还是充足,其他功能都一样,简而言之,稀缺的饼干并没有变得好吃。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32121/7025a2b2ad85aaa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