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百贝人物
探春之幸:一朵软肋上开出的“铿锵玫瑰”

探春之幸:一朵软肋上开出的“铿锵玫瑰”

作者: 晓语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8-06 18:10 被阅读0次

每个人心中都处软肋,不能碰,一碰就疼。有的人喜欢将它示于人前,处处示弱;有人习惯当成铠甲,紧紧包裹,或防守,从此避世;或进攻,祸福难料;有人把软肋当成肥料,开出最艳的花,只把最光鲜的那一面展示于人前,将苦涩和隐伤深深埋在心底。

探春的原生家庭,很糟糕。

她不仅是庶出,还有一个永远搞不清状况的的亲妈。愚蠢、阴妒、不体面,说话行事都上不得台盘,因此处处不受人待见。这位亲妈自觉卑下,心里阴暗,教育儿子贾环,从来都是以打压和讥讽为主,恨不得一句话把儿子逼到阴沟里:“谁叫你上高台攀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那里玩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没意思?”

贾环就在这位母亲的断言下,越长越下流,越长越猥琐。

这位母亲因此时不时遭到凤姐训斥,王夫人指责,老祖宗咒骂。

主子们看不上她,连下人也都等着看她的笑话。因为她自己怎么掉价怎么来,为了一丁点小事,一把年纪,以姨太太之尊,跟十几岁的小丫环们群殴,最后扭打成一团,相互扯头发、撕衣裳。

她简直就是园子里笑话百出的丑角。

这是她一生不能摆脱的悲,也是出生就落于人后的起点。

但,在她身上,你看不到这个原生家庭对她造成的阴暗。

她明艳、大气、豁达、果断。用凤姐的话说,就是“真真一个娘肚子里跳出这样天悬地隔的两个人来。”

第二回,我们读到了她的名;第三回,我们看到了她的人,“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她,是探春。一朵长在软肋,却天生带风的“带刺玫瑰”。

探春是不幸的,因为她有一个永远不能改变的原生家庭;探春是幸运的,也因为在这个糟糕的不能再糟糕的原生家庭之外,有一群同龄人,让她保有女儿家的可爱、玲珑;有几位长者,让她保留女儿家的娇憨;更因为这原生家庭,像一把刀,一柄剑,让她永不退缩,永不认命,刚而不泼,敏感通透。

探春之幸,幸得一群人,嬉笑怒骂,洒脱率性

让人“见之忘俗”的探春如果仅仅囿于家务就落了俗,她的“脱俗”,她的高雅,让我不禁庆幸,在泥淖之中,终于没有让她流于俗世,还保有孩童的天真。探春是幸运的,因为她的身边有一群同样充满希望,天真烂漫的同龄人。虽然诗情比不上林妹妹宝姐姐,但她第一个提出了建立诗社的创意(第37回),她给宝玉和众姐妹送上了帖子,邀集大家共议。在给宝玉的帖子中写道:“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探春得到众姐妹响应后又提出了诗社活动的时间:一月之中,只可两三次才好,并首开大观园中第一个以女诗人为主体的海棠诗社。此后一发而不可收就有了菊花诗、芦雪广即景诗、怀古诗、桃花诗……成为《红楼梦》中最温暖最令人回味的华美乐章。

到《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又可以听到探春说话了:“只见宝钗探春正在那边看仙鹤,见黛玉来了,三个一同站着说话儿。又见宝玉来了,探春便笑道:‘宝哥哥,身上好?我整整三天没见了。’”而第二十八回,“一时吃过饭,宝玉一则怕贾母记挂,二则也记挂着林黛玉,忙忙的要茶漱口”,这时候探春惜春都笑道:“二哥哥,你成日家忙些什么?吃饭吃茶也是这么忙碌碌的。”从这些说话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种娇憨可爱的小儿女态,就像现在天真稚气的小妹妹,对一个经常往外跑的哥哥既有亲近之心,又有敬畏之感,对哥哥经常奔赴的世界也充满了好奇。

探春又笑道:‘这几个月,我又攒下有十来吊钱了。你还拿了去,明儿出门逛去的时侯,或是好字画,好轻巧顽意儿,替我带些来。’宝玉道:‘我这么城里城外、大廊小庙的逛,也没见个新奇精致东西,左不过是那些金玉铜磁没处撂的古董,再就是绸缎吃食衣服了。’探春道:‘谁要这些。怎么像你上回买的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抠的香盒儿,泥垛的风炉儿,这就好了。我喜欢的什么似的,谁知他们都爱上了,都当宝贝似的抢了去了。’宝玉笑道:‘原来要这个。这不值什么,拿五百钱出去给小子们,管拉一车来。’探春道:‘小厮们知道什么。你拣那朴而不俗、直而不拙者,这些东西,你多多的替我带了来。我还象上回的鞋作一双你穿,比那一双还加工夫,如何呢?’”

谁家有这么个小妹妹,谁会不心疼呢?一个央求小哥哥给买小玩艺儿的小妹妹,谁会不怜惜呢?

探春之幸,蕙质兰心,蒙长辈庇佑

自幼养在贾母身边,探春自是少不了老祖母的疼爱。总是王夫人不是生身母亲,纵使夫人不会像关心宝玉那样关心探春的起居饮食,更不会把她搂在怀里抚爱摩挲,纵使她器重多于疼爱。不过对于探春来说,这种器重已是难得,是她从赵姨娘制造的泥淖里走出来的可能。或许王夫人把探春接到身边,是有私心的——这个姑娘这样聪明漂亮,又是个女孩儿,不能夺我儿子家产,那就养在身边吧,长大了嫁一个好人家,不仅光耀门楣,又或许会成为宫中元妃的助力,何乐不为!

不管怎么说,探春所得到的良好教育与优越的物质条件与王夫人的恩惠确实是分不开的。而探春,在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树立了自己的是非观念。

对于这个心比天高的庶女,王熙凤是喜爱的,是怜惜的。抱病的凤姐在评价探春管家的水平时赞不绝口:“倒只剩了三个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的。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将来不知那个没造化的挑庶正误了事呢,也不知那个有造化的不挑庶正的得了去。”

探春是幸运的,身为庶出,纵使她未得到百分之百的爱,但大观园内,又有谁敢轻视她半分?

探春之幸,源于她的才华

从第五十五回协理荣国府到第五十六回,可以说是探春的专场,充分展现出她的能力。首先处理自己的亲舅赵国基的抚恤金问题,然后接连立下了两项削减小姐脂粉钱和少爷读书费用的规定,这些直接关系到生母赵姨娘、亲弟贾环和自己的利益,可服探春之公私分明、头脑清晰!

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脂砚斋评价“探春看得透,说得出,办得事,是有才干者,顾赠以敏字。”当时岁数并不大的她,只因曾经去赖大家的花园里游玩,便想到改革大观园,在责任制上推陈出新,用类似如今股份制公司的管理办法使大观园焕发生机,颇有当代女企业家的风范。可赞探春之有心、能干、果敢!连凤姐也赞不绝口:“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她不错。”

除了管理能力突出,自身才华也不俗。第三回登场“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这位不俗的女孩发起成立了大名鼎鼎的海棠诗社,并自称蕉下客,写下了诗社第一首《咏白海棠》——“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诗句中流露出清新脱俗的审美情趣。她在大观园的居所秋爽斋也大气阔朗,“三间屋子不曾隔断”,陈设“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幅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分明显示着大气的格局。之前她托宝玉帮忙买东西时说过要“朴而不俗,直而不拙者”,可赏探春内外兼修之才华!

探春之幸,终归源于她骄傲的心,源于她那如男子般刚烈的性情

在我看来, 曹雪芹描写三小姐探春的与众不同是她的闺房, 那气象的疏朗、格局的空间感, 以及室内的每一件摆设, 活脱脱地写出了探春高贵的性情、独特的风格。

探春住在秋爽斋, 人如其斋, 斋如其人, 一派清淡、高雅的气韵, 就如那束白菊一样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曹雪芹赐给探春一个“敏”字, 这是最恰当最准确的评价。她性灵敏锐, 作事敏捷, 心地敏慧。贾府的人送她绰号“镇山太岁” , 又有“玫瑰花儿” , 好看扎人。说明探春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仪” , 像一头藏爪狮子一样谁也招惹不得。倘若有人敢冒犯她, 她就 会狮子一样伸爪扑倒任何人。因此, 就连恃权横行的王熙凤也惧她三分。

如果说湘云的豪迈具有诗人气质、名人风度, 那么探春的豪迈则更多地强调实现“自我”。她说过, 自己但凡是一个男人就要到世上去干一番事业, 正是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心声。

这是一种政治家的气魄和风度。正因为如此, 在贾府中探春是最早感觉出这个大家族所潜伏的种种危机。这是只有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方能敏锐地体察出来, 并且敢于指出它的弊端的严重后果。第7 4 回发生“抄检大观园”之事, 探春的伤心也好, 愤怒也好, 其实都是冲着一件事:这是自杀自灭的征兆。只有探春一人有如此深刻的认识, 风姐一流人物何想到、看到、说出这一层来!

不过, 探春之“敏”还是胎带来的“敏”──庶出的敏感。她生性反对迎春的懦弱忍受, 也反对惜春的绕着是非走, 她反对这种弱者行为。因此每当触及到她的出身时, 她是不惜一切的抗争。这固然反映了她强的一面, 但也透露她极为“敏感”的一面。有许多人评论到这件事时常以等级观念来批评探春。我以为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家族中, 这不能不伤害探春的自尊心, 但更重要的是她维护做人的尊严, 她强烈地反对这种等级势力的束缚。当王善宝家的挨了她一巴掌后, 她大怒地说道:

你是什么东西, 敢来扯扯我的衣裳! 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子, 你又有几岁年纪, 叫你一声“妈妈” ;你就狗仗人势, 天天作耗, 在我们跟前逞脸! 如今越发了不得了! 你索性望我动手动脚的了! 你打谅我是和你们姑娘那么好性儿, 由着你们欺负, 你就错了主意了……

声色俱厉, 义正词严, 这里维护的不仅是她个人的自尊心, 而且维护整个家族的尊严。这种“狗仗人势”的奴才, 欺负的不仅是一个小姐, 是在颠倒一种社会关系, 这才是探春所不能容忍的。

曹雪芹如此去写探春, 是在塑造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然而她生于末世, 命运不佳, 只有千里东风与她相伴。

晓寄

也许正因为尴尬的出身,曹雪芹为探春安排的命运结局,是贾政将其远嫁。究竟远嫁哪里,嫁给谁,后来遭遇如何,没有具体的定论,但大多认同远嫁的结局。首先是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应是乘船远去。“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探春写的谜面是“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谜底是风筝,暗示远离;占花名时抽到的花签上写着“日边红杏倚云栽”,也暗示着探春远离家乡。虽然在续书中,探春最终嫁给海疆镇海总制周琼之子,但因为第七十回中探春放的是凤凰风筝,而且占花名时花签上写着“必得贵婿”,所以很多读者认同远嫁藩王做王妃的结局。

十二钗均在薄命司,按照曹公原意,探春也应是悲剧命运。但是探春抽到的花签是“杏花”,谐音法推断为“幸”,探春命运究竟幸否?留给学生这个问题后,我也陷入了深思。

有才华也有心酸的命运矛盾,让探春心气儿很高,但与一向专横跋扈的凤姐不同,她“素日最平和恬淡”、“言语安静、性情和顺”,在复杂的家族关系中,她审时度势,在贾母盛怒时巧妙劝解,观之可亲是也!所以她的较劲、要强,更多是指向自己,激发她具有当时环境下女性难得的独立意识,“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耳边响起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扬手打王善保老婆的巴掌声,那是独立的宣言、更是自尊的口号。如若得以远嫁藩王,不仅躲避了贾府被抄的败落,更为探春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念及此处,不仅不悲,反而对她作为王妃的未来充满希望!

有以上可服、可赞、可亲、可望之处,即使是庶出又有什么关系,英雄不问出处!探春虽然才情不及黛玉、圆通不如宝钗、豪爽不像湘云、权术不比凤姐、清高不似妙玉,但综合也许最完美!连续书中都安排探春再次归乡省亲,大概也是不忍探春远嫁而终,从此离开读者的视野吧!

其实“幸”与“不幸”,对作者来说也许有所偏指,对探春来说也许自有感受,对读者来说也许评价不一,但中国传统已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福祸观。无论以后的远嫁之路遭遇什么,我们相信她的公正、果敢、能力、才华、大气、独立、自尊……都已经绽放出了最美的人性光芒!

相关文章

  • 探春之幸:一朵软肋上开出的“铿锵玫瑰”

    每个人心中都处软肋,不能碰,一碰就疼。有的人喜欢将它示于人前,处处示弱;有人习惯当成铠甲,紧紧包裹,或防守,从此避...

  • 一朵铿锵的“玫瑰”

    刚进入剧组的时候,说句内心话,我与他们都素不相识,后来呢,在这里认识了不少朋友,而乐意受之。在后来,人人...

  • 做一朵铿锵玫瑰

    时光荏苒,我们为何依然坚持最初的自己?在我们所走过的路途中,有多少人曾因一道道的坎坷而自暴自弃,又有多少人因为无法...

  • 48|思维导图·红楼梦·探春理家·破灭的希望

    庶出的探春是贾府非常出众的女儿家。兴儿嘴里,她是一朵“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平儿嘴里,探春撒...

  • 沼泽中开出的铿锵玫瑰——董竹君

    民国时期,好似悠悠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特殊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女人彻彻底底是男人的附庸品,封建夫权思想牢牢植根于每一个...

  • 花朵无泪

    复杂是罪恶的黑 原色吸光 种子在久干里枯萎 开出血色的玫瑰 刺会扎破指尖 在皮肤上开出另一朵美 蚂蚁从根的泥土里爬...

  • 铿锵玫瑰铿锵绽放

    “玫瑰宣传队”又炸开了,铿锵的回应声不亚于疫情时的文字鼓点,美文传情。每每群里有姐妹们的作品出炉,每每听到郭大喇叭...

  • 铿锵玫瑰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的网名叫铿锵玫瑰,铿锵意为坚强、独立自信;玫瑰意为美丽、感性、温柔。铿锵玫瑰是两者完美的结合,代表...

  • 铿锵玫瑰

    原创文章 编辑:姬新天 摄影:赵远鹏 在我每天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侠骨柔情,有运动员的矫健身手,又...

  • 《铿锵玫瑰》

    玫瑰凋零 再美的花 都逃不过这注定的命运 一如逝去的灿烂青春 和那难忘的光辉岁月 庆幸的是 红颜不在馨香依旧 芳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探春之幸:一朵软肋上开出的“铿锵玫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rz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