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语文课本总是给我一种错觉:会写作等于精通各种文体,必须辞藻华丽,语惊四座。
也由于这个原因,潜意识里我是不会写作的,因为除了七拼八凑总算憋出答卷上最后的800字作文外,我想不到自己能写出些什么,最多写点日记作为发泄给我的情绪找出口,根本羞于拿出手,只有自己静静咀嚼。
扣着“语文很烂”的帽子我竟也顺利毕业出来工作了,然而“不会写”仍然是我的心结,相比“不会说”更让我耿耿于怀。人们总说要多读书,那我就读。读着读着,心中有了新的困惑:那些与我产生共鸣、给我启发、感动至深的文字用语文课本的标准一衡量根本就不是“好文章”,甚至语言简洁朴素得没有半点文采。那么一定有什么比文采更重要的东西在吸引着我。
一天闲来无事在博物馆里转悠,仔细地阅读介绍,我的目光停在了一句话上:文字的作用是记录和传播信息。那一刻我的脑子打了个激灵,关于对写作的记忆在脑海里不断浮现,语文课本、我的日记、影响我的文字......写作在我的生命中其实一直想要扮演重要角色而我不自知,在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时我忽略了它最原本的作用。
午夜惊醒一般,我疯狂地翻看以前的日记和读书笔记。不断激励我前进、帮助我反思的分明是那些最质朴的文字,正是在写作的帮助下我才能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这么显而易见的作用我却从来没有真正重视,还妄自菲薄。
原来我也是会写作的人啊,不需要刻意追求文采追求长难句绕大弯,写下最简单最原本的自我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