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茶言诗语随笔
彩云之南(其四:人文和顺)

彩云之南(其四:人文和顺)

作者: 书有清香 | 来源:发表于2019-05-16 20:00 被阅读0次


    其四:人文和顺(6月6日)

    腾冲之行,我最喜欢的地方莫过于和顺古镇。

    说起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再惊心动魄,也不及人文积淀的深厚,更能轻而易举地俘获人心。

    说不尽的和顺古镇

    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市西南4公里处,坐落于一片古老的火山台地之上,方圆有二三公里。它始建于明朝,古名“阳温墩”,意为不冷不热的地方。因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所以这是一个有着600年历史的边陲小镇。

    由于地处边陲,其封闭、传统、安定的环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文化的特色,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2005年,在央视举办的中国十大魅力名镇评选中,和顺古镇以其独具特色的六大魅力一举夺魁,名声大振。

    古镇的入口处,是题为“和顺顺和”的硕大牌坊,也是景区的大门。据说不是本镇的居民,皆要凭票进入,门票80元,后又听说买了票的才能游览镇里的祠堂和博物馆,如果只是顺意逛逛古城晒晒太阳就不需要门票。

    硕大的牌坊门

    过了牌坊,沿石街向前,走过村口一双相邻的古老石拱桥,经过一条十数米宽的小河,就算进了古镇。双桥因形似双虹卧波,故有“双虹桥”美称。

    站在双虹桥上

    走在桥身,向河中望去,有一棵沧桑的大树倒卧水面,上面长满苔藓,一时满目沧桑,厚重的历史瞬间迎面而来。下到河边从桥洞望去,绿影婆娑,垂柳拂岸,美景如画。

    过桥后桥头有个石碑,上书八个大字“桥倒碑修,碑倒自修”,字迹清晰,碑体挺拔,并无几分古意。然不出所料,立于此处自有一段佳话。

    明朝正德年间,和顺人寸玉进京做官,嘉靖初年告假回乡,主持治理河道,修建双虹桥。

    待工程告竣,寸玉把各方捐助的剩余银两悄悄埋在了双虹桥边,上立了此碑,暗指日后修桥可用地下的银两。后来有人悟出其中深意,推倒石碑盗走银两。现在这块石碑是重修的,意在延续这段人间佳话。

    过桥后回望来时路


    和顺图书馆

    走过双虹桥,就径直来到和顺图书馆门前。和顺图书馆是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以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名人大家的题词牌匾以及藏书古籍、珍本1万多册而闻名,孕育了和顺小镇书香门第的气质与人杰地灵的风貌。

    1905年,同盟会员、日本留学生寸辅清等,为使乡人不因地域偏远而孤陋寡闻,在和顺发起“咸新社”,购置到成批新知识书籍,并作为公共图书供民众借阅,既是和顺图书馆的雏形。

    至于图书馆的正式筹建,则要提到旅居缅甸的寸仲酞。他为发展家乡文化事业,于1924年在和顺筹建图书馆。建筑材料大多运自缅甸,书刊杂志是从上海订购以供乡人阅读。

    可上海到云南交通极其不便,和顺人只得改从水路运到缅甸,再由马帮沿着古老的西南丝绸之路运至腾冲,这样竟可减少一多半的时间,所以有诗云:“书自云边通契阔,报来海外起群黎。”

    过桥就是和顺图书馆

    远看和顺图书馆,既是一处硬山脊青瓦白墙的院群,为和顺古镇的地标性建筑。沿门前的台阶进入大门,竟是民初中西合璧的馆门,内里依然是明清时期的庭院。纵然个别处有些翻新的痕迹,那些重檐叠角、飞檐斗拱的魅力,竟也丝毫不见减损。

    西式正门 胡适题名

    既然是观光游客,我们没有进入图书馆内部打扰,只是在门前的庭院里听导游讲了些典故,看了看院里的碑文上的举子名录等,就又跟着导游绕到院内,直奔出口而去。

    图书馆内院

    幽静的院落里,已经空无一人。抬眼望去,在蓝天的掩映下,那些飞檐之下精细繁复的雕梁画栋,却依旧新鲜雅致,让人心中不禁涌起阵阵思古之情。

    中西合璧 中式院落

    出口处有个小小的亭子,出售手绘的古镇景点套装明信片,还可以帮你寄掉。我挑出来图书馆的那张,飞快地填了上海的住址和姚宝的名字,连忙再去追赶队伍。原本以为这明信片大概率是收不到的,没料到我返沪不几日,明信片也躺在了楼下的信箱。

    出口处原是文昌宫

    从图书馆出来,往东走是和顺小巷,那里有马帮纪念馆和总兵府,再穿过酒吧街,沿河再往东,还有刘氏宗祠、元龙阁、艾思奇故居和龙潭等景点;往西走是弯楼子民居博物馆和寸氏宗祠等景点。

    因为已经过了半晌,眼看就到了饭点,导游就带我们简单到西面的景点走走,东面午饭后再去。

    图书馆西边紧挨着的是朱镕基总理题字的大屏墙,上书“和顺和谐”四个端庄秀美的正楷。

    和顺和谐

    往西没走多远,就是滇缅抗战博物馆。据说很多实物已经搬走了,显得有些空荡。但是从余下的那些陈设来看,依旧看得出这个博物馆的十分用心和诚意。

    博物馆寂静的院落

    1942年,日本人入侵滇西,腾冲县城化为一片焦土,但相隔4公里的和顺却奇迹般地保留下来。

    历史渐行渐远渐无书,烽火狼烟早已虚无缥缈。沐浴在和平阳光下的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战争遗存中,去体味人类对于自由与和平的永恒追求和向往。

    后面还有去国殇墓园的专节,这里我且略去不谈。

    从博物馆出来,沿街有很多商铺,我们都饶有兴致地进去逛了逛。各色的玉石饰品挂件琳琅满目,让人有点迈不动腿儿。导游说回头还有时间买,我们才恋恋不舍地追着大部队去了。

    让人眼花缭乱的银饰


    寸氏宗祠

    前面不远就是寸氏宗祠。寸是和顺的第一大姓,人数最多,人才辈出。

    寸氏宗祠

    宗姓祠堂简称“宗祠”,亦称“家庙”。宗祠说到底是一种祖先崇拜,起源于先秦,盛行于唐宋。特别是明清以来,民间允许连宗立庙,宗祠才得以遍立各地。

    腾冲姓氏宗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据《民国腾冲县志》记载,各姓宗祠共有107座,分布于腾冲城乡各地。

    和顺八大姓氏

    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和顺八大宗祠,居住在和顺的李、刘、寸、尹、贾、张、杨、钏八大姓氏人家,初始到腾冲定居时,为纪念家乡故土、祖宗根源设立了天地牌。

    后来,为了使本姓人家不受外族侵扰,为维护本姓人家的利益,逐渐自发地形成了以姓氏宗族为主体的社会管理基础。宗祠是其功能有三:一是家族的祭祀和文化传承;二是管理族间事务和族产;三是宗姓族间的扶贫、抚老和助学。

    除此之外,还把宗祠作为教化本姓子孙的场所,最为明显的是大门两旁刻石或镌刻悬挂的楹联,均以道德根本、勤劳向上为主,作为本姓族人的行为准则和戒律。所以和顺的几个宗祠在建筑规制上礼尊而貌严,看上去恢弘整齐,竟有几分巴洛克的繁缛美。

    刘氏宗祠

    腾冲的宗祠文化,是各个姓氏人家龛文化家族化的缔结和延伸,是以汉文化为主流,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载体,体现了传统文化“敬天法祖”的内涵,是家规与国法一脉相承和高度统一的标志,教化人们饮水思源是本分,学而优则仕与光宗耀祖是奋斗的目标。

    这些宗祠由本性人家极尽财力而建,飞檐走壁,雕梁画栋,蔚为壮观,是腾冲民间建筑的典型代表和杰作。

    因为落在后面,我们到了宗祠门口的时候,见队友们都从里面出来了,就没再往里面探步,跟上队伍往古镇的巷子里去了。

    玉文化

    这时,有穿着整齐店服的年轻人在路边推销,说是叫做“福盛隆”,是腾冲的玉石老字号,队友纷纷进了院子去看。我原本对这种正经儿八百的玉石是没兴趣的,大家都进去了我也无处可去,索性跟着长长见识。

    玉文化是华夏民族的古老文化。但是在历史上,云南的少数民族几乎没有玉的概念。

    相传是在六百年前,腾冲出走夷方的马帮经常来往于缅甸,为商户驮运物资。他们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缅甸勐拱地区的石头很有特色,并与新疆和田玉、河南新山玉进行比较,发现其质地较硬色彩丰富,认为“玉”的称谓已经不能表达其精美与华贵,故以神话故事中的“翡翠鸟”的传说为启迪,将其称之为“翡翠”。

    因为玉石毛料的神秘莫测,流传着“神仙难断寸玉”、“多看少买,多磨(俗称开天窗)少解”和“一刀穷,一刀富,一刀批麻布”等民谚。他们又根据翡翠原石的产出地点(俗称场口)和通过加工雕琢后,呈现的质地、色泽等特点,逐渐发明创造了翡翠种、水、色、工的评价方法和考量标准,形成了独特的翡翠文化,也有了赌石这个行业。

    随处可见赌石的商贩

    腾冲人将春秋战国时代三次舍身献宝的楚人卞和奉为翡翠的先祖,尊称为“白玉祖师”、“白玉真人”。以示翡翠不是轻易可寻之物,要想得到真正上好的翡翠,需要人们的独具慧眼和非凡胆识。同时也警示后人,只有经历切肤断足之痛,才能真正认识和感悟到翡翠的珍贵价值。

    时至今日,腾冲从事翡翠加工和经营的人,都还以敬奉白玉祖师来祈求庇佑,不改初衷。

    等我奔进小楼里的柜台,很多爱美的女士已经开始试戴一些心仪的物件。我对玉石是一窍不通,这些琳琅满目的品类和不菲的价格,实在看得我眼花缭乱而不得要领。

    翡翠的美让人欲罢不能

    楼上楼下转了一圈,发现楼上的价格基本上是五位数,美是极美,就是觉得这玉镯易碎,花了大价钱,若是不小心碎了,就难免心疼。

    这可不是福盛隆的广告

    这时不买玉石的队友们多在一楼饮茶,我索性就在一楼再转转。这一看之下,竟也生出几分由衷的喜欢。玉石与我们,究竟还是祖上传下来的缘分。直到Z招呼大家,再随众人拥出院子,继续向西。

    和顺小镇鳞次栉比的民居依山势而建,沿着山坡渐次递升,愈往镇里走,地势就愈高。

    这些老街老巷、青石板路、祠堂和牌坊均是自明清时期所建,多以建镇时先人姓氏命名。每个巷子都有一个大门,就是古人称之的闾门。

    而每家大门的出口处,必有座台一座。座台多形似弯月,以环抱之势隔路而建,座台的功用是为了遮蔽风水,是古人为防止门前流水带走财运而设。有的座台外延又建有照壁,也是同样的寓意。

    和顺弯楼子民居博物馆

    在明代以前,腾冲民居建筑风格受大理南诏文化的影响颇深,但留存下来的极少。

    明代以后,中原文化逐渐占据了主流。中原各地建筑风格渗透到当地建筑习俗中。主要是以徽派建筑为基础,结合当地自然气候和生活特点,融入周边国家的文化,自成一体。

    和顺弯楼子民居博物馆

    建筑工艺以大理剑川多层镂空木雕为主,辅以局部石雕和砖雕。建筑中十分讲求土地的合理利用,并留足活动的空间和宴会亲友的场所。

    民居院落

    房子一般回廊式结构,中间开了天窗,自然采光。四周为客房,用原木原漆装饰,木窗镂空雕花,二楼走廊一圈栏杆也用雕木做成,有一种古朴典雅的韵味。

    古朴典雅的院落

    在中庭有一位老人家,最喜与游人交谈。我因离得远,没听得真切。

    84岁的李坤老人

    后来同行的W买了她推荐的《腾冲民俗》,因请她题字而有些耽搁,我正好也落在后面,被她抓住了。她一再嘱咐我要把孩子教育好,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言语间很是有些愤世嫉俗的意味,但又满腔的家国情怀,很是让人钦佩。和顺人对教育的普遍重视可见一斑。

    正在题字的老人

    后来见她在那书中的题字,方知老人名李坤,年84岁,是楼子第二十八代传人。

    老人的真迹

    从弯楼子民居博物馆出来,已是正午时分。小Z带着我们回到镇门口的“和顺人家”用午餐。依旧是腾冲回廊式的建筑,中间开了天窗,古意盎然的庭院,吃的什么全然忘记了,只是觉得舒心又惬意。

    大门口的和顺人家

    午餐结束,依旧过了双虹桥回到古镇。这半天要往东去,沿着野鸭湖,去龙潭那边逛风景。

    和顺小巷

    “和顺小巷”是和顺古镇的重要景点。里面除优美的环境外,还保留了许多古迹和古建筑,如滇商馆、走夷方馆、茶坊、皮影馆、木雕馆、古法造纸馆、总兵府等,有浓厚的历史感。

    在巷子的门口,有八个姓氏的旌旗特别惹眼,从左至右依次为“寸、钏、张、尹、贾、刘、李、杨”,即是和顺的八大姓氏。

    和顺小巷入口

    和顺始建于明朝初期,当地汉族大多是明初到云南从事军屯和民屯的四川人、中原人的后代。和顺古镇还有五大姓氏之说,即寸、李、尹,刘和贾,原籍皆为四川巴县,其祖先奉命随军出征腾越,事平,驻军腾越,均以军功得封。袭官授田,世代留守边地。

    现在居住在和顺的李、刘、寸、尹、贾、张、杨、钏八大姓氏人家,虽不是同一个时期来到腾冲,但绝大多数来自于同一故乡,有着极其微妙的亲缘关系。

    数家深树碧藏楼

    小巷有楼牌书对联:“一路沿溪花覆水,数家深树碧藏楼”,可以想见这里的环境,沿河的花树,及碧绿深树掩映中的小楼,无不赏心悦目。

    进入小巷首当其冲的即是大马帮博物馆,它形象地展示了和顺人曾经的生存与生活方式——“走夷方”。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位置,腾冲与东南亚诸国相邻,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15万公里千米。从西汉时代起,腾冲民间把到周边国家谋生统称为“走夷方”,与南亚、东南亚诸国的交流和交往从未间断过。

    腾冲人组建的马帮,将丝绸、石磺、茶叶等特产运往缅甸,经缅甸转运南亚、东南亚和西亚诸国;再从他国运回棉纱、玉石毛料等物品。同时,还把交往中所见所闻的文明、习俗和文化传回国内。电视剧《大马帮》描述的故事情节,便是腾冲人奔走夷方的真实写照。

    也是因为大马帮的缘故,逐步形成了腾冲人善于学习新思想、接受新事物、敢为人先、坚忍不拔、宽厚淳朴的性格,并将其融入日常的生产生活习俗及推进时代进步的文化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对外开放习俗和文化方式,深深地影响着腾冲的文化和社会发展。

    走夷方的传统,也延续至今,和顺是著名的侨乡。和顺全镇现有六千多人,而侨居海外的和顺人有一万两千多人,所以和顺是著名的侨乡。

    马帮馆为两层木屋,原是当年“走夷方”的驿站。马帮馆旁边是滇商馆。滇商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钱王富可敌国。 门框上对联“得人金更要得人心,爱我货还须爱我和”,也是滇商诚信经营及和气生财的写照。

    马帮馆

    小巷内最具价值的文物古迹应数总兵府。这是清末腾越镇总兵、一品振威大将军张松林的府邸。这座府邸原在腾冲城内,2006年被原样搬迁至和顺小巷,据说现在是五星级酒店,让人心头不禁有些遗憾。

    总兵府

    和顺小巷边的小河流过外侧为陷河,也是块漂亮的湿地,因人行其间极易陷入,故名。陷河水草丰盛,最适宜泛舟取乐。所以坊间有词:“家乡好,最好陷河头,绿柳丛中穿紫燕,红莲塘畔卧青牛,结伴泛孤舟”,颇有几分江南的风韵。

    美丽的野鸭湖

    从另一边走出和顺小巷,沿野鸭湖旁的步道继续向东。野鸭湖倒是碧波荡漾,湖对面的绿树掩映,隐隐地透出一些三两层的楼房,不知是何人的住处。

    野鸭湖湖面平静如镜,湖畔幽静,湖中种有荷花,因生活着小野鸭而得名,竟然难得地幽静。

    走过了野鸭湖,沿着山坡上的步道走不多远,很快就到了元龙潭。一个硕大的深棕色风车就在潭边,远远就能看到,很是抢眼。

    元龙潭

    元龙潭为地下涌泉形成,方圆数十亩,潭水清澈如镜,碧波粼粼,三面依山,绿郁葱葱。周围亭台楼阁环绕,古迹众多,自是和顺胜景。

    对面有个金碧辉煌的元龙阁,坐落在碧波之上,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尤为夺目,却不知是什么来头。

    元龙潭景区

    洗衣亭

    在龙潭边上有个洗衣亭,这是和顺小镇7座洗衣亭之一。这种洗衣亭也是全国独有的建筑艺术。

    风雨一亭动杵声

    亭立水上,亭下水中摆石成田字形,两侧亭柱上有一副对联:梦魂五夜萦乡绪,风雨一亭动杵声。我们去时水势正丰,石隐水下,一位妇人正在亭中浣衣,那杵动声声,让人仿佛穿越了千年。

    民国以前,男青年结婚后,就要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出走缅甸等东南亚诸国谋求发展,这些出走他国的男人,为了获取对方信任,也会被迫按照当地习俗,娶一房当地的媳妇,慢慢打牢根基,经过数年的努力,赚钱发达后带回家乡奉养父母,或营建房屋,或捐助公益事业。

    男人为了事业有成,需两地抚慰,四处奔波,不畏辛苦;女子为伺候公婆,养育儿女,独守空房,不辞辛劳,这是走夷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尽管这一习俗给许多恩爱的家庭带来无尽的悲欢离合,但也是和顺某谋求发展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当年在外闯荡的华侨发了财后,心疼在家守望的女人们,就捐资盖了7座洗衣亭,可以让妻女们洗衣时避免日晒雨淋。

    水车的背面,有一座古宅,题名李府翡翠大院。这是近代名士、中国国民党元老、上将,爱国人士李根源的唯一嫡孙——李成兴的院宅。

    李成兴被誉为“腾冲第一人”,是位爱国侨领,在缅甸经验翡翠玉石,在翡翠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因为被小Z催着,我们匆匆上去逛了一圈儿就下来了。因为不懂玉,也不知货色如何。

    艾思奇故居

    离开李府翡翠大院,沿元龙潭边一条小路上山,约百米左右即到了艾思奇纪念馆。这是艾思奇的故居,它背靠来凤山南麓,面临龙潭,和元龙阁遥遥相望。

    艾思奇纪念馆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是毛泽东的哲学顾问。他的一生曾写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哲学著作,特别是青年时期所写的《大众哲学》和《哲学与生活》两部著作,曾引导无数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毛主席的手迹

    艾思奇纪念馆为中西合璧式的砖木结构的四合院楼房,入门处有一个宽敞的欧式花园,院内有串楼通栏,雕花格扇,西式小阳台,风格古朴典雅。

    欧式花园

    艾思奇的父亲便是“文武全才”李曰垓,他因写下《讨袁檄文》而被章太炎誉为"天南一支笔"。此处故居原本为李曰垓所建,后被艾思奇的夫人王丹一捐给了国家,现在成为和顺的重要人文景观。

    故居里的院落

    从艾思奇故居出来,已见日暮西斜。阳光虽然尚好,时辰却已不早。这里无处不由石桥、古树、牌坊和流水组成一幅幅美景美图,仿佛还有很多可以体味的东西,让人欲罢不能,恋恋不舍。

    所以人说在和顺,一定要安静平和地住上几天,如同品饮云南普洱那般淡然虔诚,才能真正感受古镇韵味无穷的魅力。

    走回来时的路,在踏上双虹桥的时候,远望镇外蓝天白云之下,那片群山怀抱之下的田野,仿佛击中了我们前世的记忆,又生出好多的亲切和喜欢。

    群山环抱的田野

    因为极大地保留了农耕文明的历史遗迹,几乎完整地传承了民族文化与精神的精髓,和顺得以让每个来到片土地的华夏子孙,都被轻而易举地触动灵魂的最深处,不自觉地在心中涌起无尽的爱与共鸣。

    真是说不尽的和顺古镇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彩云之南(其四:人文和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uw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