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我成长的力量----丛非从

自我成长的力量----丛非从

作者: 夏末梓芮 | 来源:发表于2022-02-21 12:53 被阅读0次

       阅读完丛非从书籍《自我成长的力量》后,感触良多,想要推荐给更多的人。

       在这几年自学心理学后,我意识到从前的模式是压抑情绪,我是一个理性大于感性的人这样的模式让我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冲突委屈习惯性压抑直到积攒太多而爆发。

       于是我走了另外一条相反的道路,情绪宣泄,甚至偶尔还会想到情绪操控和情绪勒索,从小因为原生家庭父母情感上的不成熟,虽然享受到了很多物质的滋养,但是情感上有暗暗的被忽视的创伤,我一直寄托于世俗上的成功和物质上的富足,但是内心的情感养分是缺失的,我从对父母的怨恨到如今的释怀,一步步经历了很多。

       关于提出需求,我在关系中无法做到自由的提出需求,一旦别人拒绝,内心又会很受伤,退行到了内在受伤的孩童模式,有时候想想内心婴儿的那个需求外界母亲无条件当下满足的能量一直在向外索取着。但是现实中年龄阶段,大家的忙碌导致每个人都很不容易。

       而且我也觉察到了自己要强的那一面,是对脆弱自己的伪装,这导致我也无法很好地示弱低头,外在一副很强大的盔甲,但是内心却对外封闭了自己的内心。

       我意识到灵活和柔软是需要不断地觉察修炼的,一层层向内探求和成长的过程,伴随着挖掘伤痛的阵痛和疗愈后的轻松释然,很多时候,尊重自己就是倾听自己的情绪并且一致性表达并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满足自己,爱自己就是在自己疲倦的时候树立好界限,而不是不断地圣母心付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并且期待他人交换的模式来满足自己。

       真诚的面对自己,真诚的投入在值得的人身上,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也感恩,同时最感谢的还是自己的不放弃,坚定的信念和意志要冲破自身的局限和束缚。

       和桐屿老师的沟通也让我意识到了,自身的圆满能量的充足是一切关系的基础,我也意识到了我的沟通模式需要改变,不要强势指责抱怨咄咄逼人攻击性来掩饰自己需要被爱的浓重的需求感,而是要求助柔软鼓励赞美感谢有趣感性付出来维持关系的圆融。

       成长的道路需要一直的努力精进,我也会继续的关注我的心理养分和灵魂升级,这是我的功课,也希望能因为我的改变,让我身边的人能感受到一丝正面的影响。

       在人际的关系中我一直比较的抗拒社交,其实因素是我的模式导致是一种消耗的模式,我习惯于在陌生和不安全的情境下取悦迎合(内在非常的自我和自私),导致自我和面具的拉扯(有时候无法一致性沟通表达),其实只要在社交中多多的展现自己的价值和真诚即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他人,看到他人身上的优点去鼓励,多好奇的倾听别人,发觉彼此共同的兴趣爱好,求同存异,是我需要转变的思维模式。

       维持人际不是靠着讨好来交易,虽然人际是一种互惠,但是还是需求的匹配,有时候我给了别人一筐苹果但是也许对方需求是一个梨,这是我的原生家庭习得的模式,然后关于界限和分寸,人与人交往更多的是思维精神上的交流和契合,感情层面的和谐舒适,和条件现实物质关联不是很大,我也需要意识到不能总是以功利世俗的层面带着有色眼睛去看人,要看到人的内在美,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外表和条件,这是我欠缺的。

        在人格独立下去交往,自尊自爱自强,不为五斗米折腰说违心的话语不迎合权威和强势群体,在现实好守护好自己的这颗心。交朋友从共同的兴趣爱好出发,爱情从精神契合相互关爱发现对方真正的优点开始,我的问题是很多人身上也有的共同点,希望带着觉察清醒积极乐观的心,原谅接纳自己的缺点,包容他人的弱点,开始下一段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成长的力量----丛非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ab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