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篇》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秉有的是春秋时期的农家思想,而孔子所传播的更多是管理之道。稼,指五谷;圃,指种菜。在这个对话中,樊迟请教错了人,要么孔子对稼圃真的不了解,要么孔子主张管理的科学而不是管理者只关注在某一具体的的领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作为领导的人,尊崇礼乐,老百姓不可能不敬重。“上好义,民莫敢不服”作为领导如果凡事讲求义、有道德操守,老百姓就会听从追随你。“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作为领导者言而有信,老百姓就会讲情义、诚实可靠。作为领导者做到如此,四方来归,何用自己种地?做事要抓住重点,仅凭一技之长,不可能让天下人信服、归降。而重礼乐、讲信义,百姓必然万众一心,并尊崇和追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