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邂顾历史是在中学时代,当打开书本看着历史书上那一件件尘封已久的往事,和一个个曾经鲜活但现在早已故去的人物,我突然有一种想了解到底的冲动。
自此我对于历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有了莫名的兴趣,看着书上那一个个用冰冷文字书写的王朝兴衰、朝代更迭,那种字里行间所透漏的沧桑、磅礴大气之感,无不让我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历史书上提到的大多是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物事迹,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帝王将相,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深深的影响着当代时局的发展,决定着历史的走向,他们或精明睿智、或愚笨不堪,有雄才伟略、经世之才的便使朝代走向极盛,昏庸无道的便使朝代没落。
不论如何在那个时代,决定权都掌握在男子的手中,但凡家世显赫、出生高贵的男子,基本上都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而女子呢,她们不能像男子一样出将入相,在朝野上实现自己的抱负,甚至都没有机会走出闺阁,她们能做的似乎只有依附于男子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02
那她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是像书里面说的,从小在父母、女则的教导下,每天锁在深闺里不问外事,只专心绣着花织着布,虽然在礼教的严防死守下,没有机会接触外人,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也会憧憬着未来的生活,想象着未谋面夫婿的模样。
到了出嫁时,在父母兄弟姐妹的祝福下,带着满心的欢喜嫁入另一个家庭,完成从少女到妻子母亲的转变,开启了她们新生活的篇章,直到她们的孩子也长大成人,开始独立生活,她们才完成自己的使命,安心的过着晚年的生活。
说起古代的生活就免不了要说礼仪,中华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结婚时有三媒六礼,日常生活中更少不了各种仪式,也许现代人认为古人大多因循守旧,但是礼仪是一种仪式感,守礼知礼更是尊重他人。
喜欢看古装剧的人很多,其中有一个必然的理由就是礼仪,看着里面的人作揖行礼感觉特别的端庄大气,而里面的女子大多温柔贤淑,她们挽着各种发髻,带着漂亮的头饰,穿着得体的绸服,系上一根丝带,勾勒出曼妙的身材,再配上浅浅的一笑,相信很多人都抵挡不了,幻想着自己也像她们一样光彩夺目。
03
古人并非都是呆板,富有浪漫主义的诗经就是那时候的杰作,他们也是从小读着关鸠、桃夭等情诗,男男女女也会在上巳节约会定情,即便是到了婚后也有闺房描眉的乐趣,只是那时候的女子大多限于后宅,她们最大的贡献就是持家有方。
但也有一些不甘于平凡的奇女子,他们没有依附于男人,而是选择自己掌握命运,她们不是靠着美貌迷惑男人,而是选择用智慧去征服男人,她们才干无双、胸怀天下,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证明:女人一样也可以驰骋政场,甚至可以做的比男人还好。
她们就是:吕雉、武则天、慈禧,她们有手腕,有胆识,更有野心,她们曾经也想像平常女人一样,躲在男人身后做一个美丽的金丝雀,但形势的发展迫使她们不得不卸下温柔的面孔,去做一个女强人,在男尊女卑的年代,想要在男权下分一杯羹,当中的艰难曲折可想而知。
但不管这条路有多艰难,她们都义无反顾的走了下去,索性她们最终都成功了,与其说她们幸运倒不如说她们足够清醒,在捷径走不通的时候知道另谋出路,即便是遭遇低谷也一直没有放弃,蛰伏着等待最好的时机破土而出,东山再起。
04
通往权利这条路上向来是尸骨累累、鲜血横流,脚下踩着的不仅有敌人的尸骨,更有亲人的鲜血,亲情固然无比重要,但面对权利时,仿佛又那么微不足道,所以她们冷血无情,断情绝爱成了她们唯一的选择,在享受权利带来好处的同时,就必然要承受带来的痛苦,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权利既可以让人享受至高无上的荣耀,同时也能腐蚀人心,让一个有温度、仁慈的人变成残忍自私、六亲不认的“怪物”,任何对权利有威胁的人都要除掉,哪怕是兄弟姐妹、亲生子女,也是说杀就杀,所以在拥有权利的同时就很难享受到温情,高处不胜寒,孤家寡人也不过如此。
在午夜梦回的时候她们也许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如果做一个深闺妇人,是不是就不会承担这么多骂名,是不是就会夫贤子孝的过一辈子,但历史没有如果,机会往往是给有准备的人,她们注定了不会困守深闺,而是会到朝堂一展抱负,时局的发展成就了她们,她们也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历史已成为过去,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早已深埋黄土,但她们所带来的影响不会被抹去,她们面对非议时一笑置之,大气非凡,笑看风云,她们的经历告诉我们:纵然受千夫所指,吾初心不改,仍往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