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讨论的是3月26日跳楼自杀的某理工大学研三学生陶崇园。
我从该文中得知:
陶崇园来自一偏远农村,是比较勤奋上进的孩子,他和家人都期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但是,他在求学路上不是很顺利,貌似跟他的导师相处的不是那么愉快。他出事儿之前跟妈妈讲,他受不了他的导师,妈妈让他忍一下,说马上就毕业了,他的姐姐给他发了西安交大博士杨德宝溺亡的文章,劝他要想开,不要像杨德宝一样,最终,他在毕业前几个月还是选择了和杨德宝一样的道路。
我在网上百度了一下陶崇园,网上跳出来好多相关文章,文章大部分说的都是陶崇园之死与导师的利诱、控制有关,虽然后来陶姐姐发表了道歉声明,但是依然无法平息网友们对导师的各种不利揣测和声讨。
回到开头我说到的那篇文章,那篇文章的几个词刺痛了我的神经:“……,巧了,正是“神”们最喜欢的类型:学习好、老实、质朴……”说白了,就是穷且老实,就是好控制呗,这是陶崇园也是大部分拼杀出来的寒门学子的命门所在。
陶崇园本来有被更好的学校录取了,可是却被他导师每年五千补贴、优先推荐出国读博的条件留下了,接着就开始了摆脱不了的“控制”
我被这几句话辣瞎了眼睛,我的胸腔充满了泪水。因为,虽然我没有读过硕士、博士,但是同样穷人出来读书的我能体会到寒门学子的自卑和痛苦,还有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的感觉,他们把学习当成唯一的救命稻草,然而,中国的教育制度却又决定了这一切操控在那些导师手中,所以,他们不得不“臣服”于某些不良导师,所以,就会有悲剧发生。
网友的评论很多,有家长说,不让自己的孩子读什么硕呀博呀什么的,我看完文章的第一反应也如此,什么见鬼的硕呀博呀的,不读也罢,我只要我的孩子们平平安安的。可是再一想,那不是因噎废食么?我相信,害群之马确实在教育系统存在,但那毕竟是少数,我们不能因了这少数的害群之马就事先抽了孩子上升的阶梯。
我也是背负了好多压力前行的平民家庭,算是寒门,我们给不了孩子好的物质条件,没有办法带孩子见很大的世面。
但是,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了欺凌、控制的时候,勇敢说不,现在的社会是多元化的,自由和前途也不是对立的,在校深造是条很好上升的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转个身,也许就是柳暗花明。我要告诉我的孩子,不仅在受教育的时候,在任何时候,受到欺凌、控制的时候,都要勇敢的说不。
贫穷确实很可怕,贫穷会让我们在面对诱惑时失去理智,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与选择。没钱不可怕,我们可以想办法挣钱,现在这个社会,资源很多,只要努力,就穷不到哪里去,人,就怕穷了心。如果我们的心穷了,没有向前勇气和动力了,那么,贫穷就在我们的心里扎了根了,我们的命运就摆脱不了贫穷,难免会犯一些自己也控制不了的错误,以致于付出沉重的代价。
老实,这个曾经的褒义词,现在成了一个不太招人待见的词,如果你说谁老实,谁肯定不乐意。老实不等于踏实,说谁老实,好听点的说,就是说这个人脑子不够活络,不会办事,不好听点就是说他缺心眼呗。所以,穷没大多问题,穷且老实,在当今社会,就容易出事儿,许多骗局,上当的好多都是穷且老实的吧,究其原因,就是穷且老实容易控制吧。如何避开穷且老实呢?那就是多听多看多想。多听新闻,了解国家方针政策,了解社会发展动向。多看,多看书吧,多看增长知识的好书,多想,碰到问题的时候多想几个问什么。
我还要告诉我的孩子们,无论什么时候,生命都是最可贵的,走进死胡同的时候,不妨转个身,前面就一片光明。
我相信,恶人自有恶人磨。陶们已经远去了,我们扼腕叹息!只希望,这是前车之鉴,穷人家的孩子们,虽然前方路远且长,但是还是有光明的,永远不要放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