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涯辅导的实施
第一节 生涯辅导服务的对象
一,已决定者。已经经过了自我的探索阶段,队自己的能力、兴趣都很清楚、对选项的性质、相关信息都搜集的相当仔细,对他人意见也都纳入考虑。最后权衡轻松,在几个选项中择一而行。
我的天,这不是就是在说我自己么。貌似我现阶段俨然是个已决定者。都做了决定还需要咨询个啥呢?原来还真需要。第一,可以通过生涯咨询确认或验证其选择的正确性。第二,当事人可以借由生涯咨询的协助进一步形成达到目标的具体步骤。第三,当事人表面上笃定了这个决定,内心可能还是一个“生涯犹豫者“。这种做了决定的状态更像是一个假象,目的在于暂时解除必须选择的焦虑。即“假性定向“。我表示,我作为一个“已决定者”,貌似是该找个生涯咨询师做做咨询哈。
二、未决定者。对未来生涯还未有具体承诺。就好比我之前特别痛苦的阶段(现在对自己的决定也不坚定和确定,只是坚定的想先行动起来。)这种未决定者又可分为两类:探索性未定向(完全不知道方向,这种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职业还基本没啥概念。现在的我就肯定不是这个类型)和多重选择的未定向(但是我好像也不是这个类型啊,我哪有多重选择啊,又似乎有。培训师?咨询师?企业培训经理?教学研发?内训师?)。
三、生涯犹豫者。这跟第二种的区别在于,第三种伴有严重焦虑(好可怕,但是又感觉自己也是这类,我就是一直很焦虑啊)。作者认为生涯犹豫者的未定状态“非不为也,不能也。”(更可怕)不能原因有三:
1、与人格状态有关。包括一是轻微的人格异常现象:如慢性焦虑、缺乏自信、自我认同混淆。二是严重的人格现象:慢性忧郁、歇斯底里、强迫症等。(果然第二种要严重多了,而我确实挺缺乏自信的,会是这个原因么?)
2、与错误的后设认知有关。如我相信又一个测验能告诉我将来要做什么”、“我的工作职位越高,就显得我这个人越有价值。”、“如果我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我就能有拥有成功的事业”、“如果我现在不做决定,也许将来能有更好的决定”(我摘抄了几个我内心有点认同的几点,太吓人,我不会真的是内心有这些错误的认知才裹足不前的吧。)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我更加决定生涯咨询师还真的得有心理咨询的基础啊。
3、与家庭中的互动系统有关。家人的期待和目标,就是个人的期待与目标。这需要通过家族治疗火生涯家谱的资讯技术。(我应该也有父母期待很高的心理负担和低自尊的情况。也缺乏领导能力,做决定犹豫不决。)
四、生涯适应不良者。一个人的生涯适应不良(工作表现不佳、无法升迁、与同事相处有摩擦),常与其人格状态有关。(我得说,这几个不良状态都是我目前工作处境的现状,所以我才会如此焦虑焦急的想要探索改变吧)。
逃避型,急于把事情做好,常是听话的员工,自尊心低落,容不得别人批评。(测试下来,我更倾向于这类。)
网友评论